第3部分(第1/4 页)
“女儿知错。请父亲责罚。”沈遗珠恳切道。
“既然是错,受罚也是应当的。”沈从文揉着眉头道:“父亲就替你祖母罚你,回房抄写一百遍《孝经》,不抄完不得就寝。”
“老爷,如今已是二更了,天亮都抄不完这一百遍《孝经》。再说还在正月里,天寒地冻的,还请老爷从轻处罚。”张氏心疼自己的女儿受苦,开口求情。
“是啊,父亲。”沈问也想替妹妹求情:“听遗珠所言,今日之事并非遗珠所愿。还请父亲从轻处罚。”
“沈伯父,都怪我非要让遗珠陪我去明净大师那里。您要罚就罚我吧。”
“遗珠,你说为父该对你从轻处罚吗?”沈从文不理众人,反而问起了沈遗珠。
“虽说今天之事非女儿所愿,但说到底,如果遗珠不用玉佩开光,也就不会遗失玉佩。”沈遗珠深深一拜道:“父亲处罚合情合理,女儿甘愿领罚。”
“孺子可教。”
“女儿即刻回房抄写《孝经》,请恕女儿告退。”沈遗珠施礼后起身告退。
“芸儿想陪着遗珠一起受罚,也告退了。”虽然书房有沈问在,但想想沈遗珠受罚与自己也有些关系,薛芸不忍沈遗珠一人受罚。
“去吧。”
“这孩子的性子越来越像……”张氏看着沈遗珠的背景喃喃道。
“夫人,您糊涂了嘛。”沈从文厉声打断了张氏的话,制止她继续说下去。
意识到自己失言,张氏立马改口道:“是妾身失言了。老爷和问儿都饿了吧。我让厨房下些元宵,也给遗珠和芸儿送些去。”
沈问看着神色异常的父母不经纳闷,遗珠的性子越来越像谁了?让父母这般忌讳。
等沈遗珠抄完一百遍《孝经》已经是第二日的中午了。因为一夜未睡,困得不行,倒头就睡了,连薛芸什么时候回去的都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国子监
转眼过了一个月,院试放榜了。沈问不负众望,以第一的成绩考入国子监,等到三月便要入学。
相比别的监生府邸,沈府显的特别的安静。虽然沈问才华出众,但并不像其他监生一样大摆宴席,大宴宾客。不过,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沈夫人还是会将他人送来的贺礼一一收下,并精心准备贺礼送到相熟的监生府上。
“老爷,您看,宋府也差人送贺礼来了。”张氏将一块上好的金丝端砚拿到了沈从文的面前。
沈从文默默端详一阵道:“老师的孙子也通过了院试,和问儿一同入学国子监。前几日我带着贺礼上门道贺,但老师还是不肯见我……。
见自己的夫婿一脸黯然,张氏默默走到沈从文身边握住了他的手安慰道:“宋大人想来对老爷自请调任南京之事还有所介怀。不过既然宋府命人送来了问儿的入学礼,想来已经释怀不少了。老爷一定要放宽心啊。”
“老爷,夫人,薛少爷来了。”管家进来通报,打断了俩人的思绪。
“快请。”
不一会,管家引着薛恒来到了前厅。薛恒这次也通过了院试,三月会和沈问一起入学。
“小侄见过沈伯父,沈伯母。”薛恒向沈家二老施礼道。
“恒儿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多谢沈伯父。”
“恒儿,来快坐下喝杯茶,暖暖身子。”薛恒向来稳重,很得张氏的欢心。
“谢谢沈伯母。”薛恒喝了几口丫鬟奉上的茶,身上觉得松快了不少:“今日是奉了父亲之命,送上一些薄礼,向问兄道贺的。”
薛恒说完向自己的家丁招了招手,家丁将一只礼盒打开奉到了沈氏夫妇的面前:“父亲知道问兄的字向来以劲直方正出名,特地托人从湖州捎来紫毫,来配问兄。”
“容兄太费心了,问儿实在受之有愧。”
“来时父亲交待了,问兄的才华,将来必是状元之材,当之无愧。”
见薛恒如此说,如果再推脱,那就是不给薛容面子了,沈从文只好命张氏收好贺礼。
和沈氏夫妇聊了些家长,薛恒提出想去见一见沈问,当面跟他道贺。沈氏夫妇知道他们向来感情好,便由张氏领着到了沈问的书房。
“恒儿今天便在伯母家用完午饭再回去吧。今天伯母亲自下厨,算是感谢你这么大冷天亲自把贺礼送来。”
“恒儿很想念伯母的手意,那就却之不恭了。”
“好好。你们聊着,伯母这就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