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府官员的讲话中,各种关于“最幸福”的评选层出不穷,以“幸福”为名的各种文艺作品推陈出新,各国政府更是纷纷提出以“民众幸福”为导向的施政纲领
当“幸福”成为一个流行词,当幸福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涤荡全世界,我们需要先回到“幸福”的原点,厘清幸福的真正含义。
一、难以捉摸的“幸福”
在自然界中,水有千变万化的形态,山有春绿秋凋的轮廓,飞禽走兽,落叶飞花,无一不呈现出它们特有的造物之神奇。人们津津乐道的“幸福”却犹如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捉摸,虽寓意美好,却又十分抽象。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
现代汉语中这样定义“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可见,这里说的是一种结果,该境遇和生活具体是什么情况,则是一道因人而异的填空题。
在中国古汉语中,“幸福”不是一个词,而是二字连用。幸,指的是好运气;福,则是指获得佑护。显然,古时的“幸福”尚未具备现代“幸福”的丰富涵义。在中国古人眼里,幸福生活大致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没有战乱,没有纷争,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宁美好。
在幸福理论极其丰富而又全面的西方哲学界,对“幸福”做出独特、精彩论述的大家比比皆是。
大政治家梭伦说:“许多最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则推崇“至善和智慧”,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不朽和安乐。到了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更是简化成了“至善是幸福”的观点。
也有一些哲学家并不同意这种纯精神的论断,像伊壁鸠鲁和边沁,自成一派,称为“现实幸福学派”,他们提出“幸福应该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干扰”,他们强调尘世快乐,追求感官刺激,与苏格拉底的“精神幸福学派”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无论是精神幸福,还是感官快乐,显然这些幸福观都偏颇一方,直到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才将物质生活同精神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指出这二者的统一是幸福的主要内容,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另外,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奉献是追求幸福的终极归宿。
对于“幸福”的理解,圣哲、学者们是站在崇高的认知层面上,他们所阐述的幸福固然不失精辟,却也是抽象的。而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陷于生活的琐碎,对“幸福”的体悟反而更贴近自身生活:
家徒四壁的人说,幸福就是住着恢宏华屋,吃遍天下美食,背靠一座大金山。
乞丐很直接地说,幸福就是天不刮风不下雨,还能顿顿填饱肚子。
饱受病痛折磨的人说,幸福就是无病无灾。
学业沉重的学生说,幸福就是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可以通宵玩游戏。
为人父母者则说,幸福就是看着孩子一点一点长大成人,健康、快乐。
“幸福是”是一个万能排比句,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人,因其对“幸福”的认知与渴求的内容不尽相同,他们所描绘的幸福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也这样说道:“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如果非要给幸福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最简洁明了的说法——幸福就是过得快乐,感到满足。
你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你感到心身愉悦,这就是幸福。这种满意和愉悦的程度越高,你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我为他人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为我的幸福付出而感到幸福。他人幸福,我也幸福,这也是幸福,而且是一种广义的幸福。
尽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有着不同的概念,然而无论哪种幸福,它们都有共通的一点,即最终体现为一种满足感。长途跋涉的旅人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胃里舒坦了,与其之前饥肠辘辘相比,现在的他无疑是幸福的;被战争摧毁家园的人们觅到一处世外桃源,远离了战火,他们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居乐业的幸福;而饱受工作压力的现代都市人,能忙里偷闲,远离城市的喧嚣,偷得浮云半日闲,同样是一种惬意的幸福。
追求幸福永无止境
数千年来,尽管幸福概念、幸福方法论几经颠覆、修正,有一个共识却始终屹立不倒,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