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作为一间香港的华资企业,您怎样看中国的未来发展?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历史谈起。30多年前,香港由于成本高昂,承受亚洲其它“四小龙”地区的竞争压力。在此关键时刻,适逢1978年中国内地开展改革开放,内地与香港两地经济透过优势互补,在珠三角发展前店后厂模式为开端,以工业基础进行第一次经济融合,为粤港两地创造了连续30年的繁荣。不单如此,广东的开放、经济特区的体制创新也为中国整体改革带来一定的示范作用,而这亦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可以说,利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这个过程的产物。
在1978年前,我们在世界各地采购零部件及原材料,在香港生产。但随着香港工序北移,我们便将由外国购入的零部件放在塑料袋内,运往珠三角加工,然后运回香港包装及出口。再后来,我们开展了分散生产,亦学会了跨境管理庞大的供应商群体,这就是后来学术界总结的所谓全球供应链及网络管理的实践经验。
30年的持续发展,使粤港经济登上新的台阶,粤港合作的经验印证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就是一个城市与周边地方的关系是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世界未来的竞争不是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而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故此粤港未来的持续合作至为重要。
在200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草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正式公布。这份《纲要》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深化改革及先行先试,香港再一次有机会为国家探索发展道路,出谋献策,贡献一点力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9章 利丰经验的启示(4)
面对未来30年的发展,我相信将会是内地与香港两地在服务业的融合,亦即两地经济进行第二次、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结构合理化。现时内地的相对优势,在于有大量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群,以及较强的科技实力。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深明若产品要创造更高的价值,务必得到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这种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模式,就是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背后的经济理念,也是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原因。
目前,内地服务业占经济分额只有四成左右,而香港服务业却占生产总值超过九成,其中,金融、物流、会计、法律、测量及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更臻国际级水平。在此情况下,内地若要加快提升产品的价值,便需引入香港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壮大并提升内地服务业及整体经济之水平。我相信,这个过程会为利丰、众多香港及内地企业带来很多商机,并会将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推向更高的台阶。
第二节 访问冯国纶博士(利丰集团董事总经理)
利丰的经营及管理经验
利丰研究中心
问:利丰如何利用供应链管理经验,在平的世界中竞争?此外,你可否谈谈您在《在平的世界中竞争》(peting in a Flat World)'1'一书中所提及网络整合(network orchestration)的概念?
答:这要从利丰的供应链发展过程开始说起。利丰在成立初期是一个采购代理,作为担当买卖的中介人,充当着厂家及海外买家桥梁的角色。其后再逐渐把简单的采购代理业务扩展到跨区域采购代理,于中国内地、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等地开设办事处,为买家采购合适的零部件及产品。
随后,利丰因为累积了多年在各地贸易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各国的生产力、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质量有一定认识,于是,利丰便按照客户的初步产品概念去制订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于世界各地采购合适的零部件,及寻找合适的制造商,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严谨的规划和监控以确保质量和及时交货,这是一种无边界的生产模式。
在这个无边界生产的模式当中,利丰将生产、库存、物流等任务外包,自己负责统筹整个生产流程,包括一切设计、采购、生产管理、物流、融资及其它支持性的工作,成为一个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者。
步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愈来愈复杂,对商品的生产效率要求也不断提升。以往只要能顺利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原材料及零部件组合起来,成为一件最终产品,便可以算是成功的供应链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