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说完这句话的郭中庸,拿出了一身道袍,看着诸葛流云道:“接下,意下如何?”
诸葛流云站起身,对着郭中庸跪下,五体投地道:“诸葛流云,接下这一身道袍,接下这无上观,接下这千年未有大气象。”
“接下就好,我知道,你其实一直以来都有私心,这一切,我都不拦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如这位黄妹子,她之所以要在这里,为我固守百年,也是一场交易,我从不会让人感觉到亏,也从不做占便宜的买卖,你一心要恢复诸葛世家当年的荣光,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满清亡国,指日可待矣,天下龙气归于此,则在满清亡国后,还会混战数十年,无论是洋夷还是内斗,这几十年,都会因为我这时候的举动而让百姓蒙难,但是百年后,会有一场太平盛世,到时候无上观倒,沙河水干,公主坟开,这是一场盛世,是我郭中庸欠下天下百姓百年太平,还于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你可有两子,一子留与无上观,百年后,千年大气运开启,一子可为仙,一子可入京,以诸葛之名,行天下之事,也算是圆了你恢复诸葛世家盛名的执念。”
郭中庸三言两语,云淡风轻,谋定百年天下风云。
当时跪下的诸葛流云还在想,郭中庸到底是要用何种办法,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这难道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一个故事。
凤凰栖于梧桐。
有猫头鹰衔一腐鼠至,万般戒备。
郭中庸,我为什么在刚猜透你到底要干什么的时候,却马上又对你感觉到如此的陌生?
 ;。。。 ; ;
第十八章 赌
郭中庸之前一直都很低调,但是这一次,他虽然还是没说什么,他也没有说他要为这个天下做些什么。但是他的话让很多人产生了深思,大家到底是害怕这天下被洋人占领了,还是害怕本来属于洋人的权势没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根深蒂固的观念让大家都形成了惯性思维,而郭中庸的话。无疑是让大家警醒了一些,甚至让很多人。都不明白郭中庸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是忤逆之罪吗?
之前一些不知道郭中庸想法的人。现在就感觉或许自己之前真的错怪了郭中庸,对于这个天下形势。这个年轻人有他独到的见解。他之所以没跟自己这些人一起救国,第一,是不屑于嘴巴上叫着的忠君爱国,第二,可能是认为他们这些人走的路行不通,郭中庸走的,或许是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救国之路。
不与人谋,只谋定天下。
懂了郭中庸的人,才知道郭中庸到底有多么的可怕,有多么深沉的心机,这其中有两个人对郭中庸是异常的赞赏,那就是张之洞和左宗棠。他们甚至以为,郭中庸此时在慈禧面前表现出来的忠心耿耿,也是演戏,那些以死相谏的人其实最为自私,以死相谏,是为了在史书上留下清誉,但是人他娘的都死了,还能为天下做些什么?
而郭中庸走的,是一条不一样的路,他接近慈禧,以长生为诱惑,或许是走的另外的“曲线救国”的道路,所以一时之间,他们甚至不想要诸葛流云再出来蹦跶了,万一因为自己的鼠目寸光,坏了郭中庸的布局,那可如何是好?尽节扔才。
但是此时的诸葛流云,却跟郭中庸卯上了,别的不说,他就质问,这十三格格尸变的尸体,身上是带有龙气的,带有大清国的国运,尸体他处安放,就等于是分裂了大清国本来就不算昌盛的龙脉,他就问郭中庸此举,难道是要独自养龙大逆不道不行?
……诸葛流云是个聪明人,他在不能得到张之洞之流的支持的时候,就死咬着这一条,说你这是图谋不轨,你从埋下十三格格到现在,都是为了龙气,现在要带走尸体处理,等于分裂国家,别人看不透你郭中庸,我诸葛流云绝对是能看的透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诸葛流云这个小算盘打的不错,既然张之洞等人倒戈了,那就以“满清天下”为前提把这件事儿炒热,他们不支持,起码可以换来皇太后的支持不是?他就不信,慈禧太后能容忍郭中庸分裂国家的行为。
他这一记马屁,还真他娘的给拍到了马蹄子上,他哪里想的到,十三格格的死,都是老佛爷操纵的?十三格格占据满清国运,也正是慈禧的长生计划?
至于皇帝?这是一个一心想要振兴满清的皇帝,对郭中庸当日的话,皇帝是十分的欣赏,所以诸葛流云万万没想到,他揪着这件事儿不放,直接就让各方势力反感。
慈禧太后直接就下了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