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雍正皇帝精力充沛,常在大殿之上,面对众大臣一说就是半天。他奏章上的批示语言犀利且一挥而就,动辄就是洋洋数千上万言;最为有趣的是,雍正皇帝兴之所致,常常在奏章上写些让大臣们莫明其妙的话,而懂得他的军机大臣们一看就明白皇帝所表达的深意。其实,这是雍正皇帝的佛门玄空观,也是他常游离在尘世与佛门之间那挣扎的心灵在奏章上所留下的痕迹。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他曾在署直隶总督葵的奏章上,龙飞凤舞地写道:“白日未得一点之暇,将二鼓,灯下书写,不成字,莫笑话。”雍正五年(1727年),他在浙闽总督高其倬的奏章上批道:“辗转游移,毫无定见。若是,则天下无可办之事矣!????夫人之处世如行路,然断不能自始至终,尽遇坦途顺境,既无风雨困顿,又无山川险阻,所以,古人多咏行路难,盖大有寓意存焉!”
雍正皇帝说:朕生平??泊为怀,恬静自好,乐天知命,随境养和。他说:心者,人之神明,所以为万化之源,万事之本,而劳之则苦,扰之则烦,蔽之则昏,窒之则滞。故,圣贤有存心、洗心之明训,佛祖有###、寝心之微言,无非??养一心之冲虚灵妙,使无所累,与天地太和元气浑然流行无入而不自得也!
雍正皇帝一生都很喜欢的是这首《好了歌》,他把这首歌??写下来,常吟咏:
南来北往走西东,
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
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
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
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上空是色,
《般若》中色是空。
朝走西来暮走东,
人生恰是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蜂后,
到头辛苦一场空。
夜深听得三更鼓,
??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细思量看,
便是南柯一梦中!
雍正皇帝不同于一般的皇帝,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是佛光普照下的静寂的天空,是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空灵之境,是一块只有钓鱼、赏花、游山玩水的净土。雍正皇帝极喜欢的自乐词是《一剪梅》,他常自吟自唱:
小门深巷巧安排。
没有尘埃,却有莓苔。
自然潇洒胜蓬莱,
山也幽哉,水也幽哉。
东风昨夜送春来。
才是梅开,又见桃开。
十分相称主人怀,
诗是生涯,酒是生涯。
一生岁月且随缘。
穷也悠然,达也悠然。
日高三丈我犹眠,
不是神仙,??是神仙?
绿杨深处昼鸣蝉。
起湘帘,放出炉烟。
荷花池塘夜晚凉,
正好谈玄,又好谈禅。
雍正皇帝有两双眼睛,一双看着凡尘世界,凡是贪赃枉法之徒、贪官污吏之辈,都要毫不留情地清除;一双眼睛看着尘外世界,将一颗劳累的心寄托在洞穿万物的佛眼之中。
三、上书房漫长的读书时光
雍正皇帝是在一种特殊的状况下登上皇帝的宝座的。那一年,他已四十五岁了,他非常清楚在他有限的时间之内,应该立即干什么,不应当干什么。所以,雍正皇帝果敢坚决,雷厉风行。在后宫之中,他最大的举动就是不再以乾清宫为皇帝的寝宫,将皇帝的寝宫迁往乾清宫西边的养心殿。同时,他将皇子读书的上书房移到了乾清门内的东廊房,以便皇帝从月华门进来时就近看望儿子们,也能够更好地监督皇子们读书。
按照清宫制度规定,清廷的皇子皇孙们,都是自幼年开始就进行体能和智力诸方面的锻炼和开发。他们在父皇、长辈和兄弟们的督导下,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修养功夫,坚决拒绝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生活。每个皇子皇孙,虚岁六龄的时候,就要进入读书之所的上书房启蒙读书。陪同皇子皇孙读书的,都是近支王公的子孙。
对于皇子皇孙的教育,自然是天下儒生的第一要务。他们的老师,也自然是由翰林院优选出来的品德高尚、最为博学的学者,称为上书房师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