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古代小衙内 > 第45章 乡亲快跑

第45章 乡亲快跑(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云尧长歌嫁国公,嫡女重生惊艳全京城影视之每次都有新技能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闪婚豪门大佬,锦鲤仙妻甜蜜蜜大汉征服者穿越生了个福气宝穿越占座山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开局穿成奶娃子铮少的小娇妻,又美又野满级大佬每天都在虐渣四合院,融合万物,耕耘四九城社死!全宗门都能听到小师妹心声战国大魏王难产后重生,我改嫁渣前夫他哥带崽相亲,闪婚老公竟是千亿大佬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当时的金属冶炼相对落后,还没有合金材料。铁质炮弹,只适合在自润性更好的铜质炮管中发射。

如果把铁炮弹放在铁炮膛中发射,对炮膛损伤较大,不利于长期维护和保养。

而铅弹质地较软,冲击、破甲和破障的威力有限,欧洲人才想出“披铅铁弹”,这个折中方案。为防止铅、铁分离,制作时,铁芯表面要尽可能做的毛糙不平,方便铅的附着。

铜在中国是稀缺资源,也是古代货币的重要原材料。现阶段除了定位类似现代射手步枪,即小衙内的半线膛枪,可以使用披铜铅弹,其他鸟铳是用不起铜的。即使在现代,也不是所有国家的军队,都能装备铜壳子弹。

此时的九头鸟大鸟铳,严格按照《神器谱》的规定,里面装填一个大独子弹丸,再加上九粒圆形霰弹,形成一个较大的弹幕,且威力巨大,可以把最强壮的战马击倒。

又因为是水平射击,加之距离近,冷兵器时代又是密集队形,九头鸟大号铅皮铁芯的弹丸,有可能穿透2~4人或者马匹,用一路火花带闪电+血肉横飞,再贴切不过了。

四散飞驰的霰弹子,有的钻进战马肚子、有的打断或者打碎细长的马腿骨头、有的飞溅到鞑子脸部、有的崩进敌人肉嘟嘟的肥屁股。

对比燧发枪,火绳枪缺点很多,但没有风雨的干扰,它的点火率几乎百分百。这一点要比燧发枪约八成的点火率,要靠谱很多。

因为战场上最害怕的就是哑火,进而失去宝贵战机,尤其是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更何况现在还是装填繁琐,且单发射击的鸟铳时代。

五杆九头鸟大鸟铳,各轮射三次,总计十五枪,射击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约一百五十枚的密集弹丸,呈扇形分布,几乎将敌人的严密军阵,打出一个“U”字型缺口。

此时的鞑子后卫部队,上有“烂骨火油神炮”、标枪和大号鹅卵石的狂轰乱炸,本来已经慌乱不堪、自顾不暇。

现在又被九头鸟大鸟铳,隔着一群绵羊山羊,打出了“一箭三雕”,甚至“一箭多雕”的杀伤效果。原本严阵以待的阵型,彻底混乱了。

黄土茆上的钢弩兵和标枪手,也帮助瞄准射杀,有可能威胁到杜老根他们的鞑子或者战马。

等三十人的鸟铳兵撤走后,钢弩兵又持续射击鞑子的战马。因为昨天中午的战斗,小衙内他们,都发现这股鞑子甲胄精良,钢弩不容易给他们造成重大杀伤,还是射杀缺少防护的战马比较好。

因为粗重的弩箭,比人力拉弓发射的细杆弓箭箭矢,杀伤力和破坏力大多了。

发展到明末时期,如同宋金辽时代的,“人马具甲”的全重装骑兵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战兵尽量穿着重甲,战马则披轻甲,或者干脆不披甲,最大化的突出战马的速度优势。

现在的钢弩兵,只瞄准射击防护力相对薄弱的鞑子战马,尤其是吃冬小麦麦苗,而养肥的滚大溜圆的马腹,消耗鞑子最为倚仗的快速交通工具和无声战友。

弩箭粗重,一但命中,所造成的伤口,无论是深度还是创口表面积,都比弓箭箭矢严重。

加上持续奔跑,导致伤口不断的摩擦、撕裂和流血,战马会逐步失去,或者大幅度弱化奔跑能力,为小衙内下一步的行动创造机会。

当然,战前给所有弩箭箭头“喂毒”,是基本和必须的流程操作。有敢偷工减料的士卒,轻则军棍,重则砍头。

而所有的标枪手,要么是概率打击,制造混乱;要么就是集火攻击有些固定站位,想持弓精准反击的鞑子。

总之,战争的精髓就是,怎么不让敌人舒服就怎么打。

钢弩兵、标枪手和九头鸟大鸟铳兵,分别采用俯射和直射两种交叉火力,目的就是让鞑子看得见、顾不上、打不着、追不了。再结合“天降神火”、天降陨石,就是一场完美的立体打击。

小衙内此时的另一个目的,并不是一鼓作气消灭所有敌人,而是让这些鞑子骑兵,来不及点燃火绳,或者没办法安心射击火绳枪。因为对比弓箭,鸟铳才是对己方最大的威胁。

就在虎大威扔出,被艾万谷称为烂骨火油神炮的白磷弹和大号鹅卵石后,他和小衙内两处民堡上的民壮,趁机大声呼喊:“天兵杀虏,乡亲快跑。”

有些机灵的赶车老汉,火速调转马头,把马车横过来,然后跳下马车,用手中的马鞭,狠打几下身边的畜群,让它们惊慌乱跑,以挡住鞑子的行进路线。

他们自己再反穿羊皮袄,假

目录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我的女友是只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