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大少隐隐意识到,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机会,更确切的说是最独一无二的一次机会。
杯中的茶水早已冰冷,江大少犹不自觉,端起来直往嘴中灌去,一阵寒意传来,才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江大少收起高高翘起的二郎腿,讪讪一笑,狡黠的道:“暂时?子凡兄?难道江某我就这么入不得你法眼?再怎么说,我也是在东京摸爬滚打好几年的人物,你若当我是兄弟,就该把你民信局的买卖永久的交给我来做!依我看,你的民信局就由我来出资,在东京城选一处热闹的市坊,租个位置好些的门面,这样有利于你招揽生意,民信局归你所有,我只分你二成红利!你看~如何?”
江大少在东京经营车马行多年,岂是泛泛之辈,虽说思路不能与赵子凡相提并论,但稍加点拨,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赵子凡倒没有想到江大少的反应如此之快,按照他的办法,民信局运输的独家经营权便被他拿了去,且分了两份红利,乍看起来江大少出钱出力,似乎吃亏的是他,细细分析就知道他这是放长线钓大鱼。
赵子凡因为启动资金的问题,无法自己组织运输,故而只能假手江大少,而这对于江大少来说,完全是顺带的事情,赵子凡做那些调查,挑选书信往来需求最大的州、府,目的就是将风险控制在最小,就算生意亏了,江大少也只是亏个租门面的小钱。若是赚了,江大少根本不必操心,只需要坐在家中坐收两成红利即可。
赵子凡没有其他选择,况且这些日子接触下来,江大少的确也称的上是个可以信赖的朋友,便道:“江兄~我便再加你一成红利,不过你得保证书信不会遗失,且能准确送到!”
这么一说,江大少反倒不好意思了起来,连道:“子凡兄放心,这事,不光是你的事,也关系到我江某的赚钱大计!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你自来寻我算账便可,不过江某只能帮你解决钱的问题!民信局该如何开设,开设之后如何经营,这些我都一窍不通,恐怕帮不上你的忙了!”
………【第二十二章说干就干(3)】………
早在正月初八,赵青去东京上工之前,赵子凡便详细向他了解了一些东京的情况,并向他透露了去东京做事的意向,让他帮着在父母面前预先多吹吹风,赵青一人在东京孤独的很,正少个同龄人说说话,赵子凡这么一说,他倒是比谁都热心,极力劝说赵亭方夫妇同意此事。
赵亭方是典型的封建家庭一家之主,一心望子成龙,若不是以前儿子身体不好,早就想让他出去历练历练,如今听说儿子要去东京谋事做,当然是全力支持。
吴怡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从小又体弱多病,所以未满二十岁弱冠,便为儿子取字行之,就是怕他早夭,如今听说他有这个打算,起先是死活也不同意,经过赵亭方一段时间的劝说,才勉强点了头。
夫妻两只以为他嫌这里人少,生意冷清,想要到东京那繁华之地去,继续以前的营生,却根本不知道儿子是另有打算。
而赵子凡的想法很简单,濮阳离东京来回也就一天路程,可以随时赶回来看望父母,等以后在那边站稳了脚跟,再将他们接过去,一家人团聚。
赵子凡是个崇尚行胜于言的人,认定了一件事情,便会坚持不懈的去做。需要赚钱养家糊口只是促成他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毕竟在濮阳县这个弹丸之地,依靠张博拉生意与江大少的慷慨度日,不是长久之计。最重要的是百姓有这个需求,在市场经济初露萌芽的大宋,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赵子凡看重的是这一点。
江大少临走前,一口答应,在正月十二以前将赵子凡交托给他的事,全部办妥,有了江大少在东京筹办民信局前期的一些事务,赵子凡省去了不少麻烦。
谁知江大少办事效率其高,过了两日就将事情全部办好,对于民信局的前景,他的信心似乎比赵子凡还要足。
赵子凡本还想在家多逗留几日,江大少却迫不及待的催促他早日赶往东京。
正月初十一大早,赵子凡匆匆告别了赵氏夫妇和云儿,随着江大少一同前往东京。由于走的实在匆忙,连铁家父女那儿,都未来得及打个招呼。
这次江大少意外的没有坐他那顶特制大轿,而是从自家车马行中调了一辆马车来。正月里大雪初融,虽说有阳光普照,但并不比雪花纷飞时温暖多少。
与外面寒风凛冽的情景截然不同,虎皮毛毡垫子,青铜雕花小暖炉,毛茸茸的狐裘帘子,将这马车内装点得没有一丝寒意。
“江兄,你这马车,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