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 页)
益体,想到的都只是“废幕”,而不是“废藩”。
现在,居然有人想到了“废藩”,这个人,还是幕府内部的人!
改革日本政体之关键,是变二元体制为一元体制,即只能有一个中央:天皇和幕府,一定要废掉其中一个。
“一元体制”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必须彻底打破地域之前的区隔,举国一体,才有集中力量实现工业化的可能,为此,必须废藩置县,中央集权。
总之,“幕藩”体制,“幕”废不废两说,“藩”是一定要废的。
原时空起劲“倒幕”的那些大名们,全部见不及此。结果幕府一倒,新的中央政府立即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倒过头来对付他们这帮倒幕的功臣,要他们“奉还版籍”——就是土地和人口,接着就是废藩置县,把“大名”彻底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关卓凡小小打了个机灵,心想:这个小栗忠顺,既然想到了“废藩”,会不会顺理成章地想到“废除天皇”呢?
这可不行。
“幕藩体制”中,“天皇”、“幕府”、“大名”三要素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样,都会引起剧烈的连锁反应,乃致日本改头换面,甚至改天换地——这个万万不允,须知在“幕藩体制”之下,才有一个松散、虚弱、低效率的日本啊。
这样的日本,才是好的日本。
所以,“藩”废不得,“天皇”废不得,就像“幕府”废不得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小栗忠顺,想的未免太多了,不大好啊。
恐怕不是一个“带路党”的好人选。
可他现下又是“亲华派”的主力,该拿他怎么办呢?
关卓凡问道:“小栗忠顺此人,操守风评如何?”
徐四霖说道:“极佳,此人素有‘不顾利害,公而忘私’之誉,出仕以来,似乎唯一有兴趣的事情,便是为主家四处奔走。”
关卓凡嘿然,真是叫我辈惭愧啊。
徐四霖说道:“不过,这个人太骄傲了。我是上国使者,且日本正有求于咱们,小栗忠顺对我非常客气热络。可我冷眼旁观,他对同僚,乃至上司,都不大看得上眼的样子,言语之间,不留余地,有时候很是让人难堪。”
关卓凡心中有数了。小栗忠顺这种人,恃才傲物,急切事功,幕府的官吏,却大多昏庸腐败无能,以小栗忠顺的脾性,对冬烘朽钝的同僚,自然没有好脸色,这种心态,和肃顺一提起旗人就开骂,颇为相似。
那么,应该如何同小栗忠顺打交道,或者说,该怎么“用”他,关卓凡就有了一个章程。
*
(今天两更,晚上还有一更,放在八点半之后)
*RP
第一三三章 请一起过来吧
关卓凡接见日本使团,初初照面,略出意外。
小笠原长行是个老头,这个意料之中;但栗本锄云、小栗忠顺两个,徐四霖只和他说是幕府的“后起之秀”,没有说过具体的年龄,关卓凡就想当然地以为是俩年轻人,事实上两个人的年纪都不算小,比较年轻的小栗忠顺,也有四十岁了。
而且小栗忠顺面上皱纹深刻,鬓发斑白,乍一看,有五十好几的样子。但看双眼,却是目光炯炯;端坐之时,腰板亦挺得笔直,放在膝盖上的双手,骨节粗大,青筋纠结。这幅形容,实在想不出此人竟是一名两千五百石的“旗本”。
那位“兰医”家庭出身的栗本锄云,反而洵洵儒雅,看着倒要比小栗忠顺年轻不少。
现在形势迫人,幕府不得不有所更张;太平时节,以这两位的资历年纪,恐怕还是做不到这个位子的。
关卓凡想起长州藩内,幕府最重要的几个对手:
高杉晋作——总掌藩政,并负责海军,二十五岁。
山县有朋——负责陆军,二十六岁。
伊藤博文——力士队总督,二十三岁。
那个被自己杀掉的坂本龙马,和萨、长两藩一向来往密切,其手创的龟山商社,拥有自己的军舰,商社成员大多来自神户军舰操练所,这一次,十有八九是要过来为长州助拳的。嗯,龙马如果不死,二十九岁。
接替龙马主持龟山商社的陆奥阳之助,二十岁。
一个老朽日本,一个少年日本,对比是如此之强烈鲜明。
关卓凡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补充一句,关卓凡是真心实意地希望龟山商社参战的,因为那个陆奥阳之助,在原时空。后来有了一个更著名的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