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2/4 页)
西不是一切。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别说关卓凡一个一等公军机大臣了,就算太后、皇帝,如果软弱的话,一样会被人欺负,甚至,“爬到头上撒尿”。
朝野上下,都在看关卓凡如何反应。
自己人在看,潜在的敌人们也在看。
敌人们在看他值不值得畏惧,自己人在看他值不值得追随。
所以,关卓凡必须有所反应,或者说,他必须“立威”。
但他又不能杀掉德兴阿,至少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杀掉德兴阿。因为那样一来,他会被目为“公报私仇”。而且,是急吼吼地“公报私仇”。这对于一个刚刚进入政治中枢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
于是,关卓凡采取的手段,是绕开一切官面上的程序,直接抽德兴阿一顿鞭子。甚至地点也选择在“私人空间”——德兴阿的内室。
就像他对吕氏说的,和德兴阿“不过打了一架”。
但“这一架”却把德兴阿整个人打废了。
德兴阿除了饱尝皮肉之苦外,前程也毁掉了。关卓凡虽然没有撤掉德兴阿的西安右翼副都统,但谁都知道德兴阿伤愈之后,不可能再回任。非但如此,德兴阿面皮既已被剥得精光,走到哪里都是个笑话,也就无法再出仕了。
这种惩罚,过于撤职充军。因为撤职充军,还有起复的可能。被关卓凡揍过的德兴阿,后半辈子只好混吃等死。
足够向敌人“立威”,对自己人交代了。
这么做好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这件事会在朝野引起极大的轰动,一定会有人目关卓凡为“跋扈”的。现陕西剿回大捷,加上关卓凡正“督办五省军务”,不会有人在这个点上自讨没趣。但时过境迁,难保不翻旧账。那个时候,因为关、德的冲突完全不涉公事,弹劾关卓凡的人,只好说他“胡闹”,无法说他“跋扈”。
有趣的是,引发冲突的吕氏,就像空气,谁都知道在那儿,但谁都会当做看不见的。
因为一提吕氏,就无法回避她的“原始身份”:洪杨“英王”陈玉成的妻子。
德兴阿拿这个堵胜保和多隆阿的嘴;同样,关卓凡从德兴阿手里把吕氏抢走,德兴阿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日后即便有人弹劾关卓凡,就算拼了往死里得罪关卓凡,也不能拿吕氏说事。原因很简单:这个吕氏是逆犯的老婆,你今天才知道么?以前为什么不说啊?
所以,所有的人,都只好继续地装傻下去。
*RS
今天有急事,一更,抱歉
有一点急事赶着去办,事出仓促,今天只能安排傍晚的一更,抱歉!RS
第十七章 军民鱼水情
陕西被兵已久,善后事务极其繁难。民政方面,关卓凡没有时间精力插手;军务方面,离开陕西前,关卓凡委了陶茂林负责西安以西部分,雷正绾负责西安以东部分。
德兴阿部虽然驻扎山西,但初衷也是为防回匪东渡黄河而设,算是剿回部署的一部分,因此关卓凡蒲州之行带了雷正绾过来,命他兼管德部,嘱他将这支疲怠之师好好整顿一番,该清的清,该杀的杀。
轩军陕西一行,叫雷正绾、陶茂林二将目眩神摇,二人都向关卓凡表达了投入麾下、为爵帅效死的意愿。
有人主动投附当然是好事,雷正绾、陶茂林也是能员,但这些事情总得等剿平捻子再说,现在还谈不上。
另外,轩军体系已成,新的力量如何融入,关卓凡还没有完全想好。比如轩军的理念、战法、训练、器械,都不是雷正绾、陶茂林当下的见识可以企及的。这两位总兵现在加入轩军,短时间内,作用还比不上一个副团官。
轩军自然还要进一步扩军,但这个得步步为营,不能操之过急,特别要留意和将来的淮军的裁撤,保持一个微妙的事实上的互动。
征西军团在蒲州分为两部分,关卓凡、白齐文率第二团、炮兵团、骑兵团、近卫团、工兵营奔赴山东寿光,吴建瀛率第七团、第八团北上,负责拱卫京畿。
吴建瀛心知爵帅这个安排是心腹之寄了,非常激动,誓言效死,关卓凡也密密叮嘱了很久。
吴建瀛带的这支兵,驻地是丰台大营。
京畿的防卫,皇帝身边是御前大臣的责任;紫禁城里边是领侍卫内大臣的责任;北京城内是步军统领衙门的责任;城外,主要是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责任。
此外,还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不过,到了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