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 页)
在集结了,运粮的大批辎重车已经先向燕国与中山国边境进发。”
田舒挥了挥手,让斥候探兵退下,然后眉头皱的死紧,目中满是凝重,间或划过几丝疑惑。
在一旁也听了斥候探兵回报的江夺也皱眉,道:“燕国真的打算去打中山国?。”
田舒皱着眉头,道:“前几日边境斥候传讯,中山国首辅大臣公孙启病逝,也许燕国觉得机会难得,想要趁火打劫”,说到这里田舒又摇了摇头,道,“不可能,姬服人不会这么糊涂,阿瑜也不会这么糊涂,中山国国内虽然混乱,打中山,赢一仗也许容易,可是燕国得不到多少好处啊,一战灭中山国根本不可能,一战不能灭,燕国就会与中山国结怨,燕国与中山国边境相接,闹翻了完全没好处啊,这么做唯一后好处的只会是晋国,毕竟晋国与中山国才是死敌啊。”
田舒想了半天,还是想不通,皱着眉思索着,而一旁的江夺见状,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已经朝着边境运粮了,难道能是假的,那燕国也太有钱了,这么浪费粮食也不心疼!?”
这个时代不比后世,有机械化的运输工具,运输粮草全靠马车牛车等等的工具,而马匹很多因为要在打仗里作为士兵的坐骑,所以通常不会配备给后勤运粮的民夫,也就是说辎重运粮队通常都是靠牛车,牛车的行进远比马车要满,而在路途中,牛也好,运粮的民夫也好,也是要吃饭的,所以许多时候一旦粮草运到战场上,可能路途上就要消耗掉四成甚至更多。
运输粮草的艰难,历代不绝于史书,也因此,后世刘邦点功臣时,萧何为第一,刘邦以后,军中凡是出色的将帅,对于朝中主萧何事的朝臣,都是极为尊敬的,传说中宋□□赵匡胤一次逛皇宫时,见到昔年为将时朝中主萧何事的文臣画像,询问得知其人已经去世,以帝王之尊长拜之。
这是夏瑜那个时空的事情,江夺自然也不知,但同为军中将,江夺也是明白运粮的艰难,这也是为什么江夺听到斥候探兵回报燕国已经向燕国与中山国边境进发时,会感叹燕国是在浪费粮食。
田舒听到江夺的话,摇了摇头,道:“不对,燕国现在的国土与狄人相接,买马容易,我听说他们的辎重队都用马车,运粮快,自然消耗就小……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燕国这样作为,会不会是在佯动作假。”
江夺听到田舒的猜测一愣,道:“这……难道他们连晋国都骗?我听我们派在晋国的细作回报说,燕国已经派信使前往晋国,通知燕国使节,同意晋国的结盟条件,愿意帮助晋国攻打中山国以作为晋国攻齐的牵制,这难道还是假的不成?”
服人跪在太庙之中,跪在燕国列代祖宗灵位之下,闭目静静祈求:祖宗有灵,保佑燕国收复故土,还于旧都,祖宗有灵,保佑燕国收复故土,还于旧都,祖宗有灵,保佑……
一遍又一遍,服人不知道跪了多久,祈求了多少遍,直到庙外鼓声响起,服人才睁开眼。
从太庙里出来,看到等在那里的夏瑜,夏瑜也看着服人,道:“君上。”
只有这两个字,多余的夏瑜一句都没多说,而服人也看着夏瑜,深吸一口气,道:“阿瑜,这十几年的卧薪尝胆,在此一搏了。”
夏瑜神色淡淡的道:“我燕国必胜。”
服人耳边听得夏瑜的话,站在太庙的高阶之上,俯视着下面清晰可见的燕国宫室,握紧了隐在长袖中的拳头,神色坚硬狠厉,道:“必胜,必须胜。”服人吐出这句话时,目视南方,声音里有着说不会出恨意与决绝。
齐国,临淄,上将军府,有斥候一日三进,日日不绝于北地消息,当最新的燕地探报送到田舒手中时,田舒噌的从案几后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回禀的探报,道:“燕国国君亲率七万大军征伐中山国,姬服人疯了吗!?”
愣愣的看着手中探报,还没等田舒做什么反应,就有上将军府家仆匆匆而进,禀报道:“禀上将军,老大夫回城了。”
田舒还没等燕国国君亲征中山国的消息中反应过来,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又一愣,上将军府中家仆通常都称呼田舒的父亲田至为老大夫。
田至年纪渐长,但并未在临淄致仕养老,而是仍旧在外任职地方大夫,田舒亦曾劝过自己的老父亲不要再太过辛苦,但田至叹了口气,道:“老太师已经不在了,你父我无能,不能如老太师般匡扶朝政,鼎力田氏,只有去地方上,能够给齐国百姓做点实事,你父我才觉得自己不算是老而无用。”
田舒听到老父如此说,也不就不再试图劝阻了,反而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