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盖房子时就种下的,取“枣”字谐音,象征“早生贵子”,门前种枣树有好的征兆。
不信还真不行,我爸爸是独子单传,到我这辈,情况完全改变,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两个弟弟,我排行老三,两姐妹三兄弟不知羡煞当地多少人家。
春天枣树开花的时候,满院子飘着香甜的气息,枣叶是青绿色的,枣花儿黄绿色,小小的,碎碎的,挂满所有的枝梢,不留空隙。清早打开大门,扑鼻的香气非常浓郁,沁人心脾,深深吸上一口,顿时神清气爽,令人心旷神怡。
对孩子来说,最让人快乐的莫过于枣儿成熟的八月。
整个八月,我家大院就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场所。枣儿才除青蒡味,咬时刚有清脆声,勉勉强强方能入口之际,孩子们就去摘吃。吃着玩,玩着吃。随着时间流过,青绿的枣儿慢慢发白,由白变黄,后又从果实尾端渐次变红。孩子们的欢笑和热情也随着枣儿的颜色渐次热烈。
枣儿全熟时,全村的孩子都能享受到甘甜的美味,一个都不会落下。
他们自己带上竹篮、箩筐,在长竹竿顶端绑上小镰刀或小钩儿,采摘多少任由自己乐意。
那三棵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丫的大枣给村里所有孩子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有一个人例外,只爱吃小小的甜枣,那就是我哥。
哥说:“大枣一点儿也不好吃,满口青蒡味,哪有小枣好吃,小枣甜滋滋的。”
是的,大枣的果实大过小甜枣五倍都不止,一粒大枣可实实在在地咬上三四口,小枣的大小只与小指头的份量相当。两种枣儿的口感也完全不同,甜枣虽然果儿小小的,肉儿却很厚实,只咬一小口,那甜味儿就通过舌尖流遍全身。因其典型的与众不同,为了区别称呼,我们管小甜枣叫“野枣”。
大枣的树干粗粗矮矮的,枝杈儿伸出很远长成一大片,很容易摘到。这棵野枣树的外型则完全不同,树干笔直,往上约三米的地方才向外长枝。结的果也不多,在院中所有的树中,唯独它一枝独秀,高高在上。如果打个比喻,三棵大枣就像三位亲切的中年大妈,那棵特立独行的野枣就像个英俊挺拔的漂亮小伙子。
三棵大枣的产量实在大太了,怎么吃也吃不尽,吃多了谁都不稀罕。
我也喜欢吃野枣,可是很难弄到。
熟透的野枣掉到地上的响声时经会换来我们一声长叹。
因为树上有个喜鹊窝,常有很多鸟儿结伴来嬉戏。枣儿一熟,就早早地被麻鹊、喜鹊和燕子们啄食了,掉到地上的多半是残核。有时碰巧,我们也会在树下捡到还剩半块果肉的,就会在衣角上擦擦,用门牙咬出一点果肉,啧啧嘴巴解解馋。仅此而已,从来没有过别的奢望。
但已经十三岁的哥哥不满足于只吃鸟儿的残羹剩饭,他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天,屋后张家三姐妹大群、二玲和三红都在我家玩,还有别的孩子共七八个,谁不想尝尝这样高高在上的难得的野枣?大家一个劲地怂恿我哥。
大群那时正对我哥有浓厚的兴趣,那时的孩子似乎很早熟,才十几岁的男孩女孩,就一肚子的心思和鬼点子。在哥哥决定爬树之前,大群有点担心,明显表现出与我哥之间的关系与众不同,小声跟哥说:“不行,太危险了,不是开玩笑的,这棵树从来没人爬过。”
但是,伙伴们的集体智慧远远胜于大群一个人。大姑家的大表哥从前就喜欢过大群,大姑还托人提过亲。农村女孩早早就由父母张罗着订个合适的婆家,不急着结婚,两家人以亲家相处,等孩子长大成人才过门。可大群却公开表示不喜欢大表哥,弄得大表哥在村里很没面子,一直有点耿耿于怀。
这时,大表哥冷嘲热讽地说:“哎哟哟,大姑娘哎,不嫌丢人哪,还没过门就心疼啦。”
大群脸上一阵发红,冲着大表哥说:“有本事你爬上去呗。”
“哎哟哟,如果我上去了,你心上人的面子往哪儿放哟!”
哥哥压根儿就没听他们争风吃醋,打着光脚丫,在手心用力吐点口水,双手搓搓,就抱起枣树跃跃欲试。
不像杏树、桃树、梨树或椿树的表皮那样光滑,枣树表皮非常毛燥,纵向还有裂痕,早前主干上砍掉的小枝丫也收不紧口,疙疙瘩瘩的,横坚都有皱折。灰黑的树皮不仅干燥而且坚硬,即使戳在长有老茧的脚后跟上都很疼痛。你可以想像一下老松树皮的模样,对了,这棵野枣树的皮就是那副德行。况且,枣树枝丫上还是带刺的。
爬上野枣树的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