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我朝,一直到十年前的苍琅之变。”
“说得好,那么想必易之你也发现了,这本史书与现今诸多正史的不同了吧。”
“是的,本书在大部分与正史并无极大差异,唯独苍琅之变记载大有不同。”
“不同在何处?”
韩易之被周琪问得有些莫名,但仍正色道:“现今无论野史或是民间传言对于十年前的苍琅之变均讳莫如深,而朝廷正史却记载的均为寰予十四年,先皇因夙疾驾崩。按朝例,太子萧祯当立即即位,然而七皇子萧冉却早藏造反之心,趁此时宫中大乱,竟然暗中勾结禁军统领及众朝臣,杀入太子殿—苍琅阁,杀死了即将即位的太子,以及太子妃,两位皇子和随侍大臣,妄图篡位,史称苍琅之变。
幸而三皇子萧烨立即调集兵将,随后而至,终究平定了叛乱,立斩七皇子萧冉以及众多结党一同造反的朝臣。因国不可一日无君,而戍边的二皇子萧泽因其母亲身份低微不可即位,于是举国拥戴三皇子为君,其母后,即皇后沈氏为太皇太后……”
韩易之说着,忽然停了下来,他发现坐在一旁的周琪脸上闪现的是近乎狰狞的神色:“干爹,您怎么了?”
“我没事的。”周琪双手攥住椅子地扶手,勉强笑道:“没想到,过去十年了,我依然毫无定力,你接着说下去吧。”
“好的。”韩易之看着周琪稍稍平和了些,这才接着往下说到:“这些均是朝廷正史所录,可是您给我的那本史书则记载为,
寰予十四年,先皇因夙疾驾崩。按朝例,太子萧祯当立即即位。然而三皇子却趁此时宫中大乱,竟然暗中勾结众多依附皇后一派的朝臣以及七皇子萧冉,杀入太子殿,杀死了太子太子妃,及其所生两子,并放火烧毁了太子殿。而太子年仅五岁的幼子则无迹可寻,应一并死于火中。
而后,三皇子萧烨将谋反一事栽赃于自己同母兄弟七皇子萧冉,一并诛杀了众多不肯拥护其为君的朝臣,终于朝延上下及各诸侯王被迫称臣,萧烨得登皇位。”
“说得如此透彻,看得出你确实认真读了。”周琪缓缓站起身来,俯看着韩易之:“那么你可知道这部史书是谁撰写的?”
“易之不知。”
“是先皇的御用史官,李怡。”
“是那位撰写了《溪明志》的史官李怡?”
“是的,因为他不肯更改史书中任何一字,所以被诛了三族。而且他也就是那日你见到的那位少年,李晋的父亲。”
韩易之愣住了:“他的父亲?”
“是的,他三族被诛时,他不过三岁,是熙的人将他从法场上救走的。而当年有更多的人,是没有被救下来的。你认识的薛浩凡的薛姓一族就是一例”
“……”
“还有,易之我问你,当年太子门下随身一等护卫的名字你是否知道。”
“……韩琪。”话一脱口,韩易之自己就楞了。
“韩琪就是我曾经的名字。”
“什么?”
“别慌,”周琪伸手按住了即欲起身的韩易之:“这并不是重点。你还应当知道,那苍琅之变遇害的,太子的两位皇子的名姓吧。”
“是大皇子萧宏和小皇子萧靖。”
“是的,是的,”周琪反复地点头,灰色的眼眸逐渐浮出斑驳的殷红:“在苍琅之变以前,你不叫做韩易之,你叫作萧靖,你就当年传言被烧死在太子殿的萧靖。而我就是当年的带你从苍琅之变中逃出的太子护卫,韩琪。”
说着,周琪再次苦涩地笑了:“好久都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终于,我又要用回这个姓了。这也是你母亲的姓,她叫韩芊然。”
第二十六章
其实,人生能留下的是记忆,而人生最怕的确是回忆,追寻那早已无迹可寻的故人旧事。
你的父亲叫做萧祯,是前朝的太子。而你的母亲名叫韩芊然,而我,则是你母亲的最小的表弟。
你的父亲是先皇容妃所生,在先皇起兵西南后,遂册封容妃为后,你父为太子。然不过三年,容妃病逝,先皇为集结北部沈家的兵权,遂迎娶沈家长女沈娴,册封为后,后生有三皇子七皇子两子。
自生有三皇子之后,沈娴便对你父居于太子之位甚是不满,多次予与陷害。虽然因为先皇喜爱你父,但是谣言四起,先皇也开始起了疑心。在一次你父因中敌人奸计兵败后,竟被先皇囚禁,险些要丢失了太子之位。而这一次,多亏你母亲出手相救,才化险为夷。
你母亲是前朝贵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