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此村之事,徐健也是焦头烂额!何况天下之大,黎民百姓之多!是非徐健能力所及!”徐健说道这看了看孙策周瑜二人,“我观二位公子,一位足智多谋,一位英明神武,切实治国安邦的贤臣虎将!有二位,才是朝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将来徐健和此村村民还得多多仰仗二位!”徐健说完,对二人深深行了一礼。
周瑜眼看没法说服徐健,心中暗自叹息,和孙策对视了一下,暗中摇了摇头。孙策想了想,“徐公子,你可知道多一人多一份力量?我们也不是说你就有治世之才,然你能治一村就当尽力尝试治理一城!能治一城当尽力为治一郡!非得如此推脱?但不知是否是我二人心有不成?”
“非也!孙公子能光临寒舍,已是给足我徐健面子!不是徐健矫情,实乃徐健知道自己的能力有所不及!前些日子孙将军前来时,我也说过,徐健真的是无能为力!以其到时坏了公子等人的事情,还不如现在别答应!否则以后大家都不好再见!连朋友都没得做!”徐健正色的说。“望二位能理解徐健!徐健在此先行谢过!”
见徐健如此坚决,周瑜心有不甘却毫无办法,只好偷偷的看着孙策。而孙策听完徐健的话却也陷入了沉思,和孙坚一样,他想,此人不能为我所用,定要杀之阴面后患!武功自己是领教过了,就是这文采,连自己平日眼高过顶的兄弟也是说佩服的人,想来不差!再说就是刚才的言论也可看出此人心思缜密!此人不除,必然后悔莫及!然现在却不是时机,就是徐健一人,他二人恐怕都不是对手!要是孙策知道黄盖和祖茂联手都不是徐健对手的话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如此想法。
周瑜看孙策也没说话,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场中一时冷了下来。周瑜想了想,问道:“不知公子对眼下局势怎么看?”
第二卷 生存 生活(三十二)
第二卷生存生活(三十二)
周瑜想想没有办法请得徐健相助,就转换了话题。想知道徐健对眼下的看法,借此也可多少知道徐健拒绝的缘由。所以见孙策没有说话,就提出来了。
“徐健鲁钝,是在不知。再说徐健自小就在这穷乡僻壤,哪有二位见多识广?再说二位身居高处,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周公子此举实在是让徐健难堪。”徐健想这孙权尚未上位,看来这三国鼎立还没成型,的却不知该如何说,面带苦笑说。
“徐公子过谦了!周瑜实在没有此意!言语之中或许让公子有所误解,但周瑜实在是想听听徐公子对目前的看法,还望公子不吝赐教!”周瑜可不想就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他也是聪明人,只要知道了徐健的看法,就能知道徐健今后的打算和动向!能拉拢当然好,但不能也不要轻易树此强敌!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想要真正了解徐健。
“徐健实在不知眼下情况,的确不敢妄言世事!徐健只知眼下我这里缺衣少食,村民尚未解决温饱,实在还急需我等想法应对!这一村之事徐健尚无办法,何来能力讨论天下?”徐健认真的说,“我只是觉得,我们在哪个山头就应当唱那一个山头的歌!首先要有责任和义务站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然后彼此之间通力合作,以待做出更好的成绩,造福于民,造福于国!其余皆是空谈!”
徐健的话让周瑜陷入沉思。徐健的话看似简单,仔细一样却说得很是深奥!间接的也拒绝回答他的问题,周瑜心中对徐健的看法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出身官宦之家的他就得和徐健之间存在一到难以跨越跨越的鸿沟!这也难怪,徐健注重的是民众的利益,而他注重的则是各大士族的厉害!孙策和周瑜各想其事,徐健也不好开口,场面顿时冷清下来。
时间慢慢的在溜走,门外刘二狗子不知道来过几次,看来是找他有事,但两人不说话,自己作为主人也不好开口离开,心里不禁有了一丝烦躁!这时周瑜可能也看出了徐健有些坐立不安,心中似乎有事,又见到有人在外等候,就说道:“徐公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是有的话先去忙吧,我二人不急,就在此等候公子回转就可!”
“那就多谢了!”徐健也没客气,起身对二人拱手说道,“村中的确有事找我,徐健去去就来,劳烦二位在此等候一下,实在抱歉!失礼失礼!”说完也不等二人有何表示,逃也似地跑出去了。
等徐健一走,周瑜看向孙策,轻声说:“大哥,你怎么看这人?”
“是我等劲敌!如不能成为同僚,当应杀之!”孙策也是轻声的回答。
“我也有此感觉!但若杀之,是在可惜!不如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