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页)
看,它又像是报告文学。它没法不纪实,因为她本身就是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上,史实不容编造。
有人说它部份像是报告文学,她又插入大量诗歌。
它有正规的小说手法,可又分明像是说大鼓书的,即“侃大山”。
很多方面它看上去应该是话本小说,可是写得像电影一样。
它是一部话剧?
…
她浪漫有余,可是又现实主义十足。
它是严肃作品,可是它又和玄幻、魔幻、穿越及武侠小说结盟,大量、不费力地运用各种手法。
…
看来,它是极力想冲淡、掩饰作品中的某些东西。
…
为什么要这样,躲躲闪闪,谁能解说?
…
《帝国雄兵》的产生和它形式的怪异性,说明了我国文学创作道路仍然迷惘。
…
国家允许什么样的作品出土,不允许什么样的作品出头,都看得很清楚。
…
它的内容和它的含量、份量,使它无法按正规“游戏规则”产生。
…
它是破天荒的大杂烩小说。
…
谁能从过去岁月——一堆残砖烂瓦中炼出金子来?像古代的炼丹士一样?!
…
……红夜莺
后记 意念的含糊性
意念的含糊性
…
《帝国雄兵》是写上一世纪一段历史的全景式作品,在这个意义上说,是一部大作。
…
它对1962—1976年那一段时间的战争(除了珍宝岛战役)都有很详细、细致的描述,对文革时期的中国有很深的触及,可是在一些关键的部位,如“兵士日记” 等章节中一些涉及要害的相关事理,如“军内处罚”、“判刑入狱”等等等等部份又处理得恍恍惚惚、含含糊糊、模模糊糊;尤其像最后,田师长处理“幻觉事件”时,对因为很多原因“产生”所谓“军内动乱”等等这些章节,又像是一笔带过,欲言又止。
大量的段落,含含糊糊,恍恍惚惚,哼哼哈哈。
…
1971年9。13林彪事件,正当我国多难之秋,我军西南前线,中印边境东段我一线部队一万野战大军,以血肉之身,逼近前沿,荷枪实弹,蛰伏雪野,忍饥挨冻,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压下心中的怒火,以国家利益为重,全力执行中央军委命令,制止战争!保障国家安全!筑起一道热血长城!
…
师长思虑一夜,眼圈一周熬夜的红丝,东方破晓,一拳砸在桌上,抽出钢笔,刚劲的笔迹,在关于几个分队出现“幻觉”事件的处理意见报告上疾疾批复:“各连出现基层干战求战动乱,爱国心切,溢于言表,可歌可嘉,凡有过激言行,一律不予追究!我们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伟大军队,只有一战打出国威,才是稳定民心军心的最根本要素!”他特意批复:“对高虎声班长、吕小诗班长、蓝向前指导员无罪开释!”写完以后,用手绢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满怀释然,站起来走了几圈,坐下来,抬头看了看日历,传令警卫员,等天明通知各位师首长,“带上厚礼,准备藏历新年红木乡大会行程!”
………12部 决战前夕24章 雪山篝火7。血肉长城
…
它反映了作者还是无法处理这些问题,或者,还是不敢。
有时候,使出一身解数也没有办法,已经够温柔敦厚的了。
…
可以说,没有一个现在网作者在写作自己的作品中面临过,像《帝国雄兵》的作者曾经面临过的那么多的困境、困惑、尴尬、沉重和无奈。
…
不信,你写一篇试试看。
因为中国没有真正的开放,否则的话,这样的题材,早就有人写过了。
…
因为在《帝国雄兵》所由产生的背景矛盾中,容易出“戏”,所以作者写了。
…
………红夜莺
后记 写作的危境(1)
写作的危境(1)
…
作品在开局不久,就遇到了危境,各位书友知道是什么吗?
李沪生在部队长跃马跳崖一纵而逝,两人中苏边境分手后,就进入了危境。
这时候,李沪生是单枪匹马,正是心猿意马,为所欲为的时候,可是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