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年代,湖北花费巨资将其打捞。从军事角度,中山舰不过是一艘日制中型炮舰,无论战绩还是作用和宁海、平海、应瑞、逸仙等民国战舰都是无法相比的。打捞它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意义。
一朝天子一朝臣,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后,多少忌惮陈策的资历,把他作为耆老看待。其实这时候的陈策也不过三十多岁,多种原因使他自此多少偏离了国民党的统治核心。蒋介石在海军问题上的确需要人,但是陈策资格太老不好控制,蒋更看重比他易于掌握的欧阳格,此后委派欧阳格组建电雷学校,试图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
北伐战争开始后,湘鄂群山中军舰又没有翅膀,兵种缺陷暴露了。在这场国民党最为辉煌的战役中,陈策的海军无从参战,只能袖手旁观。蒋介石打长江的时候,中央海军的陈绍宽又主动输诚,给国民党奉上一支从战舰到官兵都第一流的海军舰队,陈策和他那些又老又旧的广东军舰就更没人搭理了。
估计陈策也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也。
1928年,广东海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陈策积功升任中将舰队司令。
对陈策来说,官升了,军舰还是这些,没变化。
14-4陈策的红色老朋友——开国大将张云逸。
前些年有一首歌广为传唱,叫做《四海一心》,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从哪儿兴起来的。你要说它来自“六王毕四海一”那没错,但是港台的娱乐圈人士没那么深文化修养,这个词在台湾见的最多,最早的地方是海军各部队,几乎有礼堂的地方都挂一块匾,上面写“四海一心”。
这是有典故的,因为国民党的海军,传统上由四个派系组成;就是所谓的四海:陈绍宽的中央海军是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人员多半来自福建,称为闽系,喝英国茶说英国话,打仗一般但是一派皇家海军的绅士形象;沈鸿烈的东北海军,大多军官为留日海军人员,满嘴巴哥牙路加妈拉巴子骁勇善战,九一八后退据青岛,称为青岛系;蒋介石自己在海军的嫡系电雷学校,负责人欧阳格,喜欢鼓捣鱼雷、水雷这类带响儿的玩意儿,称为电雷系;还有就是陈策的老牌儿革命党海军广东系。这四个派系共同组成国民党海军,其矛盾纠葛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影子。为了强调团结,国民党海军才到处挂出来“四海一心”的招牌。
反正陈策那个年代,四海是不太一心的。陈绍宽孤芳自赏,和老蒋不大对付,他因为倔脾气被部下称为“清正廉”,意思是少一个“明”字,太犟,老蒋用他,但限制他;蒋介石自己插手海军较晚,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电雷学校盛气凌人可惜底气不足;陈策和沈鸿烈是当时海军中最善战的将领,称为“南陈北沈”,从历史上看,沈鸿烈在民国海军将领中战功最卓著,对苏联、日本、内战都有精彩战例,陈策仅次于他,是孙科的太子党,看后来打日本人那也绝不是吃素的。这两个人一个属北洋军阀,一个是同盟会的老革命,更风马牛不相及。如此几股人能够“一心”那才怪。蒋介石深知其中奥妙,将陈绍宽所部编为第一、第二舰队,属海军部,却将沈的第三舰队、陈策的第四舰队、电雷学校直属于军政部,从而达到分化使用的目的。
相对来说陈策和中央是比较接近的。
从1927年到1932年,陈策一直在率舰东征西讨中度过。
1927年11月,张发奎在广州发动政变后,任冯肇铭为广州军事委员会航务秘书,试图掌握海军,陈策则拒绝服从,表示效忠中枢。中央以蔡廷锴(后来的十九路军军长)第六十师为主力讨张,蔡师协同陈策所部舰队沿江西进。蔡廷锴与陈策共同乘坐中山舰指挥作战,连续占领肇庆、德庆、都城。陈策的海军运送蔡师一部在封川县长岗登陆,下旬占领梧州。张发奎战败。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4)
1928年1月,李济深任广东省主席,以陈策为广东海军司令。3月1日,李济深在陈策陪同下,乘中山舰赴香港访问。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命后来的“南霸天”陈济棠为广东编遣特派员,陈济棠从此主持广东政务。陈策虽然和李济深有旧,依然宣布广东海军服从中央。副司令舒宗鎏觉得老陈你怎么这么不够朋友呢,擅自率飞鹰、中山等舰在南石头集中,宣布反对陈策,支持桂系。此后舰队和反桂的空军陆军发生连续战斗。陈策当时正在香港访问,连忙返回,利用自己的威望与各舰舰长协商归降条件,最后以三十万元“礼送”舒宗鎏离开,将各舰收复。之后,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