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加工厂看看,本来几块钱一斤的山楂,经他们一加工,一折腾,价钱立马翻了一倍甚至几倍。
这里面的空间太大了。
他私下和颜掌柜商量,二一添作五,各取所长,干一番实业。具体方案是两人合股,创办一家食品公司,专干山楂生意,从种植、生产、制作、销售,一条龙。
乔老爷有的是山楂,原料紧足,颜掌柜实力雄厚,出资添置设备。
一旦办起来,那可算得上是鲁南的第一大企业了,无论规模,产值,与目前的单纯种植自然不同同日而语了。
这也是当时西风东渐,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给乔老爷的一大刺激。作为地主的乔老爷,通过各种途径,终于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变化,他要变一变自己的身份,不再单纯做一个土生土长的土财主。
凭什么我种植得那么辛苦,大油水倒被你们捞了,他不时心里默算着。
二儿子和颜小姐的亲事,却是眼下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了。
亲事砸了,两家还怎么合作,公司还怎么开。。
“他娘,你说向文怎么就让人那么操心呢?
“大富,看样子,这孩子明天也不见得就会同意呢!”那么多年,夫人对三爷的称呼从未改变过,似乎,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你说说,学生就是要好好读书,你瞧他,不安心读书,前段时间去参加什么游行,搞演讲,要不是上回找了老陈,还不早被校方给开除了。”三爷说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场游行,事后,学校对一批参加抗日游行的进步学生准备处理,家里知道后托人给学校领导送了厚礼,才算勉强平息。
“听说集上商老板家的小儿子,跑山西去投奔了八路军,乡公所把商家给盯上了。”夫人侧过身,轻轻帮三爷揉起背。
“蒋总统要是真的抗日,东三省哪里会被小日本鬼子那么容易占了,政府都不着急,你急什么急,听老严说,家华在部队和日本鬼子交过手,没有办法同人打,小鬼子别看人小,使的都是飞机大炮,子弹打起来也是一打一片倒,人家那家伙比家华他们**的好得太多了。”家华是村里东头严家的老三,家里穷,平时三爷对他们家也有所接济,出去当了兵后,往家里写点书信啥的,他爹一般都会和三爷唠咾。
“是啊,你说这**吃国库,拿军饷,都打不过小鬼子,八路那些人行吗?”夫人毕竟是女人。
“打仗是军队的事,怎么打,那是政府的事,这些娃子瞎操啥心,还上街喊口号,这不是添乱吗?”
“大富,你说这日本人来了,咱们家的这些土地、财产、铺子,会被鬼子抢去吗?”
是女人,考虑的东西比较现实。
三爷叹了口气,日本人占了东三省和北平以后,烧杀抢掠的恶事他听到的绝不止一次。
这担心,不可能没有,但有些担心可以和女人说,有些担心说出来,只会让女人更担心。
东扯西扯,三爷还是把话题拉回到了自家的事情上。
“上回听向武说,大媳妇快生了,大富你说咱是不是给她接回来,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老大去年结婚,媳妇是大学里的同学,属于自由恋爱,女方的家庭条件不错,按照乔氏夫妇私下的话说,也算门当户对。
老大在城里做事,他们一心指望老二学业完成后,回到陈家集,接过家业,利用所学的东西,把乔家的生意做得更大些。
说起颜家,那也算是县城里的头面人物,颜氏银号在鲁南响当当的,一子一女。小闺女颜青青,读着高中。
由生意伙伴而成亲家,对双方都大有益处,何况,颜小姐看上去端庄漂亮,能诗善画,三爷和夫人一眼就相中了。
没想到,被二小子一口给回绝了。
“不行,心意虽好,但是你也去过省城,那里医院条件好,陈家集再好的医生,哪里有省城医院那么让人安心,这主意不妥。”三爷还是三爷,还是见过世面的,虽然在陈家集,哪怕鲁南,自己都是个人物,各方面的关照自不用说,但把乡里县里和省城的条件比比,他心里一本帐。
“那你说咋办呢,要不,过段日子,我们去老大那里看看,看需要点啥。”毕竟是女人,心细。
“行,这事情你看着办,俺现在只想着向文眼前这亲事。”三爷话锋一转,还是回到了老话题。
毕竟,眼前乔家最大的事情,就是怎么风风光光地把儿媳妇给娶回来,凭颜家的实力、颜小姐的容貌和才学,和向文那真是叫郎才女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