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1/4 页)
鹌渌�哂邢喽远懒⑿缘拇竺���⒑椭泄�谎�闹醒爰�ü�遥�
让‘义理’的光芒重新照耀在日本上空,那么她所坚持的‘义理’的标准又是什么?
从根本上来说,‘大名’、‘贵族’,其实是一部分人以武力压迫并剥削另一部分人的阶级,正因为如此,年复一年地辛辛苦苦在田地里种植稻米的农民,却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尝过大米的味道。
——他们的收获有六成至八成必须要被不事生产,但手中却有刀枪的贵族阶级拿走,而就算他们还会剩下一点大米,为了不至于饿死,也要将这些贵重的大米换成各种廉价的谷物来填饱肚子。
无论从‘义理’的哪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非正义的。
即使上杉家的实际税收只有五成五甚至更低,但其性质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除了必须收取的那部分用来养活保护越后百姓的平安生活的那部分产出之外,剩下的部分全部变成了上杉家的财富,只不过相比其他大名,上杉家给百姓多留下了一点。
但是一个强盗拿着刀子前来抢劫,你会因为他仅仅是抢走了你的大部分积蓄,但却留下了你的性命和足以糊口的粮食,以便让他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可以再来抢劫,就对他感恩戴德吗?
让四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业,那么四民原本的‘所’是什么?生活水平又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安居乐业?
如果按照贵族阶级的逻辑,四民各得其所,那就是士、农、工、商安心于自己的本分,士人就专心统治天下百姓,农民专心耕种,老老实实地接受士人的剥削;工匠专心生产,老老实实地接受士人的剥削;商人专心经商,老老实实地接受士人的剥削……
这种各得其所只是对士人单方面有利而已,因为没有了‘下克上’,阶级之间失去了流动性,‘出身’就决定了一切,这对贵族阶级之外的所有人无疑都是不公平的,是与‘义理’相抵触的。
这样一来,对于贵族和大商人而言,锦衣玉食是安居乐业;而对于农民和工匠来说,天天都能够吃饱肚子,偶尔还喝点劣酒,沾点荤腥就已经是安居乐业了。
——但这种天差地别的双重标准,难道就符合‘义理’吗?
至于再也不受战乱之苦……百姓即使是在没有战乱的时候,也必须承担沉重的税收,而战乱的时候不仅要承担更加沉重的税收,还要时刻担心被己方抓去当壮丁,或者被敌方抢劫杀戮。
没有战争,百姓其实也只不过能好过一点而已,如果仅仅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就认为自己尽到了对百姓的义务,可以心安理得地拿着刀剑继续剥削自己治下的百姓的话,那么这种‘义理’也不过如此。”
“这……可是……”
听了楚轩的话,阿国的脸上露出了十分茫然的表情,她的心里好像有许多话想要说出来,但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要对楚轩说些什么。
楚轩十分尖锐地指出了阶级社会所存在的根本矛盾——虽然阿国并不清楚“阶级社会”这个概念,但“阶级”无疑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中。
难道,那些“贵人”们享受百姓们的供奉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因为他们是神明的后代,或者是侍奉神明的人……后来又多出了侍奉“神明的后代”的人,总之这些有权力从百姓那里收税的人全部是“贵人”。
而百姓们住在属于贵人的土地上,接受着贵人的保护,那么他们从贵人那里得到的,不管是土地里的产出还是别的什么,乃至是他们的生命,不也都是理所当然地要在贵人们需要的时候无条件地奉献出来吗?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只不过因为贵人们的“仁慈”,所以才拥有了一个安身之处,所以才能够将生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你所想的那些,就是由贵族阶级所制定的‘义理’。
一直以来,你根本都没有真正深入地考虑过它的正确性,因为这个世间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那些行为也就被所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在我说完之后,对于接触到了许多知识的你而言,这种‘义理’就与你心中的‘义理’却发生了冲突,原本很多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变得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了。”
楚轩看到阿国那种满脑子想法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的样子,于是便替她点明了关键之处,阿国立即拼命地点了点头,看来楚轩是完全说中了她此时的心态。(未完待续。)
41 谦信酱所选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