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感比之理论的企业行政管理感受,其刚性更为强显,企业行政管理的日常力量也正是源于这个管理体感。行政管理方法比之如其它管理方式更为直接、快速、有效,但也容易直接激化矛盾,扩大矛盾。因此,事实上企业行政管理除了刚性的一面,也有柔性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变硬性的行为约束为规范思想,也就是导入意识形态管理,加强情感沟通,变人的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变人的受命行为为自觉行为。
由于行政管理主要表现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直接管理,因此,与企业内部其它职能相比,行政管理是一个企业全方位的管理覆盖。行政管理的广大管理覆盖面,决定着行政管理必然地主导着企业所有的活动。这里强调指出行政管理的主导地位是有实际针对性的,这个针对性主要指向的是业务管理主导偏向。一般说市场主导企业,是指企业发展方向应当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节,这是一个市场导向的问题。如果企业人任由市场导来导去的,那么企业也就失去了自我方向。因此,为确保企业的发展,企业应当建立起以自我利益为核心的企业政治主导机制,保证不被市场所迷惑。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企业政治主导性的更重要体现是,企业政治核心的不可替代性,企业财务、商务均可实施外委制,企业政治则是不可以外委的。所以一般说来,企业核心人物可以不精通财务,也可以不精通商务,但必须精通政务。出现突发性企业政治核心的转移,必然导致企业体系发生革命性变化,企业体系的革命性变化必然促使企业成本高张,运行能量挫顿。这与其它政治核心发生变化一样。但其它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政治利益,而企业政治追求的是经济利益,两者价值观念不同。基于这一特性,是不可以仿照其它政治管理模式来实施企业政治管理的。
综上所述,企业政治存在着不同于其它政治的固有特性,这一特性是符合于企业特性的。企业特性表明,企业政治就是企业政治,而不是社会政治,更不是国家政治。企业政治的管理可以从其它政治得到一些方法上的借鉴,但企业政治试图仿制其它政治体例,必然地要遭受失败。更有企业试图依照军队管理模式管理企业,这是违反企业政治规律的,迟早要出问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企业政治与社会政治的本质区别
第一章 企业政治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企业政治的概念与特征
二、企业政治与社会政治的本质区别
鉴于中国现实,政治的国家政治、社会政治的命题印象太深,有必要专门就企业政治与社会政治加以区别,以免产生理论误导。
企业政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与社会政治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在管理意义上,同属政治范畴,管理对象都是直接指向人。政治从来不隐瞒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立足于自身利益目标,基本的任务就是界定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然后决定是取消其权利还是赋予或维护其权利。因此,政治就是直接对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维护管理。简单直说,政治作为一个动态就是进行人际间的权利分配。在对人实施直接管理的层面上,企业政治与社会政治没有什么区别,二者这一共同特点,也正是“企业政治”命题的学术根据。
由于企业政治与社会政治有着相同的特点,企业政治工作方法完全可以从社会政治那里得到许多的借鉴。近些年许多国内外的管理理论中,当然包括MAB理论,论及的人的管理方法,实质就是社会政治工作方法的套用与细化。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在毛泽东的著述中,这类论断其实比比皆是。多年以来的企业实践运动中,企业家、企业管理工作者也无一不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借鉴着社会政治工作方法。从场地造型、内部机制、人事处理等诸多方面,都能找到企业刻意模仿社会政治形制的影子。这没有什么不对,相反正表明,成熟了的社会政治是能够成为一种管理文化被人们普遍认同、接受的。
但是,应当非常清醒的意识到,企业政治就是企业政治,绝不可能等同于社会政治,也不是社会政治的分支延伸,否则,我们无法认识清楚跨地区、跨国企业的政治独立性,也无法构建自身的独立政治体系。这是由企业与社会有着不同的政治实体特性决定的。
首先,在利益目标上,企业与社会存在着重大区别。社会政治目标涵盖的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社会成员整体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是社会政治的基本任务;而企业的基本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增长,代表的是企业利益群体的利益。利益目标决定着权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