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李晨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王方翼所说的为他向朝廷请功。
王方翼答应了他向朝廷请功,但在他离开肃州的时候,也没听到朝廷奖赏了他什么。是王方翼没有上报,还是朝廷没有给予他奖励?李晨有点不得其解。但现在他没地方问询,当着黑齿常之和张虔勖等人的面,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把这个疑惑烂在肚子里。
而黑齿常之和张虔勖等人则认为李晨得了朝廷的奖赏,说不定李晨此去长安,就是去接受朝廷的奖赏去的。立下了大功,一身武艺又这般出色,李晨并没有骄傲的样子,这让黑齿常之及张虔勖等人对他更多了份好感。
黑齿常之也把一些原本不应该说的话、一些关乎机密的事说了出来,他告诉李晨,这次刘审礼急召诸将商议军情,就是因为那名吐蕃百户被俘后所招供的情况。吐蕃人既然准备大打一场,那作为洮河道大军前军的他们,必定要做出应对举措,一些必要的防备手段还是要布置下去的。
抵达刘审礼的大帐后,李晨听从了黑齿常之的安排,先在大帐外候着,等商议军情结束后,再去见刘审礼。
军情商议大概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结束,许多将领从帐内走了出来,各自散去。
黑齿常之在稍后时候走了出来,他招呼李晨跟他一起进大帐。
李晨跟着黑齿常之进到刘审礼的大帐内时候,看到了大帐内还有好几个人呆着。
正中的一人,身着锃亮的明光铠,明光铠外面还系着红色的战袍,一张中年人的脸,肃然中布满了沧桑,给了以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这个自然就是刘审礼,他身边还有几位同样身着铠甲的武将,张虔勖也在边上,一群人对着地图讨论情况。
黑齿常之上前对着面相最威严的那位中年人作了礼,“刘尚书,末将带李晨李公子来了!”
正听身边一位将领说事的刘审礼,听黑齿常之报告后,抬起了头,一双闪着精光的虎目落在了李晨的身上,上下打量着。
李晨迎着刘审礼的目光上前,不卑不亢地作了一礼:“在下李晨,见过刘尚书!”
“哦,你就是李晨!”刘审礼抚着额下的黑须,挺有兴致地盯着李晨看,呵呵笑着说道:“听肃州王刺史说,你在肃州闹出了挺大的动静,也帮王刺史解决了很多问题。某还听说,你对青海的战况有独到的见解,今日既然来了,某和诸将就好生听你说说!”
刘审礼没有摆架子,对他不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李晨心里觉得挺舒服,他也马上答应:“刘尚书这般说,在下不敢拒绝,今日就对青海之战况妄议一二。”既然王方翼已经将此情况告诉了刘审礼,那他也不藏着掖着,好好说一番。
毕竟刘审礼是直接参与青海之战的重要人物,许多事情与他讲,比和王方翼讲有用多了!
第二十八章危言听耸
李晨直接告诉了刘审礼和其他将领,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已经去逝,如今吐蕃国内动荡还没结束,钦陵还在稳定国内局势,这也是吐蕃人陈兵几十万于青海,不主动攻击的主要原因。与黑齿常之聊事的时候,没听对方说过任何与此有关的话题,李晨认为,包括刘审礼在内的这些前方将领,应该还不知道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去逝的消息。他在见到刘审礼时候,先将这消息抛出来,定会让对方震惊。
即使对方有所耳闻,或者接到过朝廷的通报,那他也可以借这个话题,说一些与吐蕃相关的事项。
果不其然,在听到李晨说芒松芒赞已经死了的时候,刘审礼和其他将领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因为这件事太过于重大,虽然王方翼已经上奏了朝廷,但朝廷并没将此消息传到鄯州。不只刘审礼等人不清楚此事,连刘仁轨也不知晓。
“吐蕃赞普死了?钦陵忙着处理国内事务?这是他们这段时间罢兵不战的主要原因?”刘审礼听了后,皱起了眉头。这消息,乍然间听到,当然吃惊。他很疑惑地看着李晨,似乎不太相信,“此事我们不曾得到消息,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事在吐蕃国内已经流传很广,芒松芒赞死后,其遗腹子被拥立为新赞普!”李晨说的非常肯定。这几天,他非常努力地回忆后世时候看到的有关这段历史的相关情况,也终于想到了一些情况。
好像历史记载中芒松芒赞死了后,其遗腹子被拥立为新赞普,钦陵掌握了吐蕃朝政。
历史中好像还有这样的记载,芒松芒赞的这个遗腹子长大成人后,不甘心朝政大权旁落到钦陵手中,通过一系列努力,清洗了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