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无论如何,我们的文明似乎总是上等的。于是,在中国经济今天处于崛起势头的时期,再次听到“用中华文明整合世界”,就不奇怪了。
但是,在我们对制度文化的成因有更深入了解之后,“用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口号是否还显得有意义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最后的话: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1)
金融技术、经济增长与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一般来说,关于金融的话题主要会讲金融发展或者金融市场,而不是以“金融技术”来表述,更不会把文化和金融技术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文化,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金融技术发展与否,或者说许多文化内容都是为了克服金融的不发展而产生并演变出来的。金融发展与否也是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金融技术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福利趋向合理化的必要架构。
科学技术与金融技术
五四运动讨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之中,赛先生在中国社会被接受的程度现在已经非常广泛,关于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我们大家都能够理解或者充分认识了。比如,1854年容闳作为第一个留美中国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坐船从纽约回国共花了154天,经历近半年时间的海上折磨才到家。而今天从纽约到北京只要坐13小时的飞机。现代运输技术显然大大加快了跨地区贸易的速度,使人们在一年里能完成的交易次数上升十倍、百倍,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使产品市场扩展到全世界,让我们的收入增长许多。越洋电话、email、互联网技术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不仅使世界变得很小,也大大增加了人类生产力,使经济发展上升到全新的高度。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到信息和交通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对GDP的贡献是多么的巨大。那么金融技术呢?似乎我们都不曾想过这个问题。
按照我们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如此,总觉得只有生产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制造实物,那才是真正在做事,在真正创造价值。我们说金融的作用是帮助对资源进行配置、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境况的收入进行配置,也帮助不同人之间进行资源配置,这些当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贡献。因而,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你说“华尔街公司和我们这些研究金融、经济学的人也给社会创造关键的价值”时,这是我们中国人绝对不能理解、也不能够接受的。
如果长此以往,研究金融、经济学的人在社会里就只好是二等公民或者三等公民了。我们怎么证明我们做的东西和那些搞工程、搞科学的人对社会做的贡献是可以相比的?要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可能是非常长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不妨试一试。因此,我今天要讲的就是金融技术方面的变迁、创新和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实际上至少不应该低于电脑和科学技术能给社会带来的贡献。
金融技术对个人生活的意义
我们先来看看金融技术发展对生活、对个人和家庭的实际影响可能是什么。有意思的是,过去这些年当人们讲到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时,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企业融资来讲的、是围绕着宏观经济增长来讨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观点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去发展金融和资本市场。但我要讲的是,抛开金融发展对企业、对整体经济本身的影响不管,那怕只是针对老百姓的生活,金融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住房按揭贷款(mortgage loans)为例,这个金融品种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对老百姓一辈子的生活幸福是影响非常、非常大的。为理解这一点,我们大致可把一个人的财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流动性资产,比如存款、房地产和股票;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就是未来工资和其它收入流的总折现值。但这两者是有差别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三今年28岁,今天拿到金融博士,假设他拿到金融博士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未来30年里每年的收入预期为10万。这些未来收入的折现总值就是张三的人力资本。假设折现后他的人力资本一共为200万元,那么即使张三今天没有流动性资产,他今天拥有的人力资本财富是200万,他应该觉得已经很富有了。但,问题是这个财富毕竟是不能马上花的,如果没有金融技术的帮助,对张三来说他依旧会感到很穷。 。 想看书来
最后的话: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2)
有了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有了金融工具的帮助,这200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