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卓立云海,自己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
悟得以柔克刚拳理,张三丰与之从觉远大师口中所得的部分《九阳神功》结合,慢慢创造出武当绵掌和七十二路武当长拳来。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江山已经易主,但这十年对张三丰来说不过是白马过隙,张三丰武功既成,在山中取了些清泉洗静了脸面,准备到江湖上游历历练一番。
这正是:
十年磨一剑,武当三丰出。
正文 第28章 生灵涂炭
张三丰在武当山上修炼武学之道十年,风餐雨宿,早就衣不蔽体了,他身上穿着的是几张兽皮做成的衣服,又因为他身材高大,头发也是长而散『乱』,所以他一下山就被人当做了野人,闹了一回笑话。张三丰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已经很邋遢了,他连忙又回到山上,打了一些野物,和山下的农户换了几钱银子以及两套粗布的衣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张三丰从少林出来至今,已经十年,十年的时间不过白驹过隙,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不起眼的一瞬间,不过原本还算完整的南宋河山早已经是支离破碎风雨飘摇了。
张三丰下了武当山,却也没有什么固定的目标之地可去,天地虽大,但他却举目无亲,就连朋友甚至是师长,他在这世上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来。
此时正是春天,廉价的雨水总是铺天盖地地下,张三丰身上的粗布衣服也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在少林寺的时候张三丰其实很向往外面的生活,因为外面的生活很精彩,在外面也可以见识到不同流派的武功,结交天下的英豪。
虽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但张三丰的师傅觉远大师只不过是少林的一个最下等的杂役僧人,而张三丰自幼在藏经阁中助觉远大师洒扫晒书,虽然称他一声师父,其实并未剃度,是少林俗家弟子,所以张三丰不曾有学机会学武功,张三丰在少林的那么多年就就仅仅学了一套少林最粗浅的入门功夫“罗汉拳”,此外还学了一些觉远大师无意中在那《楞伽经》中的夹缝之中发现的达摩祖师亲手书写的一部经书《九阳真经》上的一切基本功法。张三丰虽在名满天下的少林呆了上十年,却依旧是井地之蛙,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更不知道什么是江湖。
后来张三丰随觉远大师到华山之巅,从子和尹克西处追回那被盗的那四卷《楞伽经》,受了神雕大侠杨过一番指点,虽然只有四招,却是受用无穷,才知道武学之道精妙无穷,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知道并不是少林的武功就真的可以压制全天下的英雄,就更加想到外面闯『荡』一番,结识像杨过,郭靖那样的大侠豪杰。
雨一直在下,下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也下在张三丰的心头,不过张三丰却不讨厌这连绵不断的春雨,因为他喜欢流动的水,他那以弱克强,后发制人的武道就是仰观浮云,俯看流水才领悟的,这水在张三峰丰的眼里是有灵『性』的东西。
多事之秋,老天也欺负人,那连绵的春雨竟然连续下了半个月
长江岸边,江陵城。
连日的降雨早已经使长江之水开始泛滥,这一日雨稍微小了一点,城中大多数的男子就在蒙古兵的催促和鞭子的驱赶之下来到了岸边,搬运沙袋加固加高那护城之堤。
长江里的水翻滚着,泛着黄沙白浪,就像一条不安分的巨龙在咆哮,而江水位似乎以可见的速度在上涨,已经无限接近那护城之堤,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往城中浸水。
无数衣衫褴褛的男子将很大很重的沙包从很远的地方背到河堤,那当中有不少的老人与还未成年的少年,他们在雨中奔跑着,喘息着,雨水早已经将他们的衣裳全部打湿,使他们那原本没有血『色』的脸看起来更加的苍白,有些人不堪重负倒在了趟着水的泥地上但又被蒙古人用鞭子赶了起来,继续去搬运沙袋,有的人口中已经累的溢出了鲜血。在这些百姓的身后是一队队蒙古人的铁甲,他们手执战刀,虎视眈眈地看着那些搬运沙袋加固增高河堤以及护城堤的南宋遗民。只要有人搬运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就会立刻招来蒙古兵的殴打。
一个半大的孩子不堪重负,突然在雨中倒了下来,晕了过去,他背着的那个沙包也掉在了泥泞里,那个在雨中用冷漠眼光看着这一切的蒙古军官立即下令两个士兵把那孩子丢到江里去,他嫌这半死不活的人躺在这里会影响别人的搬运。
两个蒙古大汉从马上跳了下来,一人抓住那半大孩子的一只手,就往长江边上拖。一个中年汉子将他背的沙袋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