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其间。我曾为那种情与义而感动,撰文相助。当时,李文珍先生还在世,如今李文珍先生已仙逝多年,身在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又聚在一起,执意为老师再出一本图文并茂的集,并纷纷写文章忆往事而诉心声。在1980年这些学生都正当盛年,如今多已年近花甲。依我看,1980年那次展览所努力的是为老师讨回艺术的公道,此次则是对恩师的一种悠长而不灭的怀念。今日怀念皆缘于昔日的情谊。这是一种秋天的果实对远去的春天深长的感激。每个秋实的液里都包含着春天的雨露,每片通红的秋叶里都隐藏着春天和煦的风。这些我们都从这部厚重的书中感到了。但愿这样纯正的艺术和这种美好的情感,能为更多的人感知。
(《李文珍先生纪念集》序)
中国的符号
这是一本认识中国的书。
认识一个国家的角度有很多,比如去读一本写得好的该国的历史书,或者走进这个国家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本书所采取的却不是这些惯常的方式,而是使用符号学的概念与理,从一个国家的符号来认识中国。
一
对于一些巨大的事物,比如城市、国家和民族,符号本身是一种公认的结果。对于一个城市或国家,它是首先被想到的,被记忆最清楚的,也是最响亮和夺目的,符号不同于一般的记号。城市的符号是城市的标记和标志,国家的符号是国家最具特征的细节。最鲜明的符号被认做象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然而,能成为国家符号的事物无所不包。其中,有举世闻名的文化遗址与历史建筑,有罕世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名冠千古的*人物,有特立独行的民风民俗,也有得天独厚的山川奇观。它们从不同侧面显现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或情感,或智慧,或审美,或个性。反过来,它又是我们认识一个国家具体的凭借。应该强调,符号不是人为刻意制造的。它是历史积淀和选择出来的。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最深刻的内容最鲜明地外化。愈是博大和深厚的文明古国,它的符号就一定愈多、愈丰富和灿烂。符号的灿烂是文明的灿烂之使然。
二
在选编这部《符号中国》时,我们发现无论从哪类符号放眼看中国,都是一片崇山峻岭和奇花异卉。比如我们一想到泰山,那些举世皆知的名山与奇峰,如黄山、庐山、五台山、峨眉山、长白山和珠穆朗玛峰等等就会鱼贯而至;一想到敦煌,那些光照全球的中华瑰宝如云岗、龙门、乐山大佛、丝绸之路、周口店、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等随即扑面而来;一想到那个献瑞呈祥的福字,那些带着华夏生活浓浓情味的春联、鞭炮、剪纸、财神、寿星、八仙、舞狮、龙舟、折扇、算盘、如意和文房四宝等等,便一下子五彩缤纷地把我们包裹其中。一样也不能拒绝。因为这些“符号”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样都不能缺少。我忽然想起一位韩国文化学者曾对我说,世界一半的文化遗产在中国。
这由于我们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地域辽阔并多样,民族众多又各具特色。最重要的是,我们华夏先人太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对生活倾注过多的情与意,才使我们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珍贵的典、如此丰繁的符号。其实符号就是一种遗产,一种财富和无价宝。当然,这就给我们选择这些符号带来难度。其选择的目的和标准便是首要的了。
三
本文开宗名义就说这是一本“认识中国的书”。它是给认识中国的?
一是给外国人。从符号认识中国,可以一下子就看到中国的特征。符号是走进中国文化的入口。为此,我们要给外国朋友选准选精这个入口,不叫他们“迷路”。
二是给我们自己。通过对自己国家方方面面符号的了解,可以清晰地把握住自己国家的文化整体,看清自己的国家文化形象,以及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博大与灿烂。
故而在符号选择上,既要注重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又要关照国家文化形象的整体性。既要总览各类符号本书分为自然、人文景观、艺术、人物、器物、民间艺术、民俗、民族八个方面,八个分册,又要选其精粹,避免芜杂与漫漶。一本编集国家符号的书,不是风景名胜大全、人物大典、文物图录、风物精要,而是确实能成为一个国家某一侧面的征象。当然,符号的类型不同,“体量”与差别很大,有的像长城与孔子,声名齐天;有的却不一定人人都听过见过。有两种符号是必需有的,一是世人皆知的,一是世人皆应知的。这样才能鲜明又充分地认识一个国家。
拿来那些世人皆知的符号容易,挑选另一些世人应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