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页)
他好说歹说,把价格抬到了100块钱一只,可养殖场的都是农民工人,超短裙得有些边际,说规定就是规定,不卖就是不卖。
虞斯言耐心特好,每天早中晚三趟不停地打电话,一直折腾到7号,终于,有个工人告诉他了一个农户的电话,说这家儿有。
他打电话一问,人家爽快的就叫他来买,不过就是地儿有点偏,是铜梁县的一个小村里。
虞斯言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特别偏执,立马约了8号早上。
地方偏,路远又不好走,虞斯言打听了一下,光是开车去就得花将近三个小时,那回来就又得三个小时,所以计划了一下,他大清早就出门了。
错过早高峰,虞斯言一路顺畅,一个小时多就到了铜梁,可到村里的路就不好走了。
醒来重庆村村能政策出台,乡村公路都修得不错,可有些地儿大卡车经常超载拉货,把好好的公路压成了坑洼地。
虞斯言这车虽然是皮卡,底盘主题曲,不怕磕磕绊绊,可也是进口车,在这种地上开,他确实难免心疼,车速自然就慢了下来。
找到农户家的时候,已经快八点半了,正好撞上这家人开栏。
虞斯言一瞧,出栏的什么都有,鸡鸭鹅一群。
小地方来了陌生人,远处近处地里干活的农民都好奇的看向了虞斯言。
虞斯言倒没注意到这些,他聚精会神的看着从栏里一摇一摆走出来的一群小黄鸭,匀得嘴都咧到了耳根子。
他下车走过去,开门见山地说,“我就是买鸭仔的,你开个价吧。”
农民五十来岁,打量了一下虞斯言这身行头,再瞧瞧虞斯言开的那车。
虽然不懂车,但作为当代农民,他也看得出来虞斯言这车和村里那些外头打工的开回来的车是不一样的。
农民伯伯就这么华丽丽的把虞斯言当成了替人开车的司机。也就没狮子大开口,只是有点黑地叫了个价,“我这儿都是公的,你要就50一只。”
虞斯言瞅着这鸭仔不过也才(原文)个二十来天,要正常卖,撑死十块一只。
“25你卖,我就买两只走。”
农民有傲,“那不行,你看这季节哪儿还能买得上鸭仔哦,50不高。”
俗话说顺着溪水能找到大河。
虞斯言一点不买账地说,“我看前面那家好像就有,你要不卖,我就上他哪儿买去。”
都是一个村的,谁都知道谁家养了些什么,农民瘪瘪嘴,“好好好,25就25,你挑吧。”
虞斯言抓了一把喂甲子的糠,站到一群小鸭子跟前儿,慢慢的撒到自个儿脚边。
他一边低头盯着小鸭子,一边掏出五十块钱递给农户。
没过几秒,小鸭子甩着屁股就走过来了,虞斯言就挑了走在最前面的两只。
“这儿啊,就这俩!”
农户拿着钱对着光线仔细看着,瞟了一下虞斯言手里的鸭子,“行,对着呢。”
虞斯言也不多停留,随手扯了几把草,抱着鸭子就上了车。
他把草垫到准备好的盒子里,在将小鸭子放了进去,车子一调头就往回赶。
农户目送虞斯言的车离开,美滋滋的拿着钱回了屋,冲床上睡觉的老婆得瑟道,“睡儿打电话的那人真来买了两只鸭仔,这儿,卖了50。”
女人一听就乐呵得坐了起来,一把抓过钱,穿上鞋就往外走,“你有没有把那两只有点瘸的卖给他?”
男人一拍脑门儿,“哎呀,我给忘了,光顾检查钱了。”
女人瞪了男人一眼,倒也没说什么,走到院子里,她弯下腰仔细瞅了瞅那群小黄毛,脸色顿时一变,她伸出指头不规则数了数,募(原文)地就咆哮了,“你个死男人,你看清楚他挑的是啥了不?!咱家少了个鹅仔!他挑的是一只鸭一只鹅!你他妈还赚了,赚你个屁啊!”
118、真是好粑粑
回去的路是下山,虞斯言开得比上山更慢,就怕颠着副驾座上两只小鸭子。
他不停地转眼瞅着两只扑腾着翅膀的小东西,笑容就没消散过。
“老爹还你们回家,家里好吃的可多了,爷们想吃什么老爹就给你们买什么,好吧?!”
他盯着前言的路,笑容满面的自言自语道。
“对了,你们天天都要下水的,家里可没浴缸啊!”他侧头冲鸭子把嘴撅成鸭嘴壳子的模样,憋着声音说,“放心,有老爹在,这个不是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