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相信张扬吧。只要他算过的事情,没有不准的。他说小兵(郭德兵)七天内能够回来,就一定能够回来。”郭珍细语安慰舅妈。
一时之间,五十万对舅妈的冲击实在太大,她终于止住了哭声。
张扬家背后有一块整石,整石上刻着一个观音。舅妈还是有些不放心,郭珍便买了香烛钱纸,给观音点了香,许了愿,舅妈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三天后,镇政府便传来了消息,郭德兵平安无事,不日便可回家。
听到这个消息,知道郭德兵没事了,舅妈再次哭得一塌糊涂,跑到观音像面前,“扑通”一声跪下,连磕了十八个响头,“咚咚”作响,弄得满头都是泥。
张扬挺纳闷,为啥不说话的石头观音就比自己管用呢?
----------
每5o个打赏(5ooo起点币)加一更,现在是13个打赏,还差37个,大家一起来催离流更新哟。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三十一章 双喜临门来】………
北京,这可是郭德兵第一次来,更别说神秘的中南海了。i。
郭德兵飘飘乎乎地进去,又飘飘乎乎地出来。
进入北京城两个小时不到的时候,他又坐上了返程的飞机,谁也不知道长接见他谈了些什么?
对于普通人来讲,长接见便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荣誉了。郭德兵一下飞机,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省委宣传部的同志早就在机场等着他了。他们得到了命令:必须护送郭德兵安全回家。
郭德兵就像一个得胜回来的将军一样,谁也看不上眼,特别是看到带着笑意但一脸横肉、曾经审问过他的那个中年人时,他硬是感觉到讨厌之极。
是什么促使郭德兵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前一刻还战战惊惊,这一刻便牛气冲天了?
省委宣传部的同志想从郭德兵那里打听消息,郭德兵这个当兵的,在部队上时,保密原则学得很好,一点也不透露,他们根本听不到什么消息?
护送郭德兵回家的人,还是原来的几个人,但态度完全变了。
“兵哥,好样的。我这辈子见到最牛的人便是你了。”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长,兵哥,你给我们说说,长是不是很可怕?”
“啊!”郭德兵打了个长长的呵欠,道:“这几天可累死我了,我先睡一会儿。”说完,倒头便睡。
这几个在心头气得咬牙切齿,但毫无办法。
郭德兵被接走的时候,是在三溪镇。送回来的时候,郭德兵被直接送到了南江县委。
县委书记亲自接待,他也摸不清郭德兵的路数,风言风语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也包括长亲自接见这件事。这些小道消息有好的、有坏的,但是,能够见到长的人,永远小觑不得。因此,县委书记见到郭德兵时,态度极好。同时,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当时常委会保持谨慎态度,要不然,他这个常委会的主持人可要遭受灭顶之灾。”
省上来人走了,天已经黑了。
郭德兵在县委书记的安排下,在县委招待所最好的房间里休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县委书记客客气气地把郭德兵送回了三溪镇。三溪镇党委在县委书记的指示下,风风光光地搞了一场欢迎仪式,把郭德兵弄得烂醉如泥。
——————————
郭德兵狼狈不堪地被带走,又风风光光地回来,林志强很纳闷,事后私下找了个时间约见张方建,得到了张扬通过张方建传过来的话:“围绕郭德兵事件,全县将6续展开大人事调整,要抓住机会。”
林志强心中大定,认真研究起郭德兵事件对人事调整的影响,特别是认真研究了郭德兵在经济日报上表的文章,以及中央领导人后续的一些报道导向上的变化,突然现,郭德兵的文章坚定地传达出了以长为代表的改革派的声音。
“明白了。”之后,林志强全盘接受了郭德兵文章中传达出来的思想,上下活动开了,向县委甚至更高层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声音。
1984年1o月2o日,**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一致通过《**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