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不错!崇王府竟然派大管家亲自登门送请柬,岂有此理?!就连公认的青年大才子秦解元秦公子也不过是崇王府的一个执事上门送的请柬。”
“纪宁欺世盗名,窃取其亡父遗作归为己有,其道德之败坏,令人发指!”
众书生满腔嫉妒地不吝恶毒言语地攻击纪宁一阵,然后纷纷向廖元礼拱手请求道:“元礼兄,今晚崇王府中秋诗会上,您一定要向崇王和文仁公主揭穿纪宁的真面目啊!”
“诸位贤弟请放心。”廖元礼站起来,神情严肃认真地拱手说道,“但凡有机会,元礼一定在中秋诗会上,当面请教请教他‘纪大才子’!”
那语气和神情,仿佛将要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多谢元礼兄。”众书生一齐拱手作揖称谢道。
……
……
事实上,崇王府大管家亲自登门送请柬给纪宁的事,经过一个夜晚的传播和发酵,在今天中秋白天,早已成为整个金陵城热议讨论崇王府中秋诗会时必然提到的子话题。
无数人得知这个消息无不感到震惊和意外,然后或羡慕、或嫉妒、或恶言攻击等等。
除了那些无法获得崇王府中秋诗会请柬的普通书生外,拿到请柬的青年才子对纪宁也很不满意。
凭什么你纪宁一个靠荫袭得来功名的秀才能得到崇王府大管家亲自登门送请柬,我就只能获得一个不起眼的崇王府下人送请柬?难道说我堂堂一个举人的才华比不上你纪宁区区一个荫袭秀才?
尤其是心高气傲的秦枫、吴备等公认才华排名前列的青年才俊,他们虽获得崇王府的执事送请柬,但更气愤自己平白比纪宁低一个档次。
再加上前段时间史红艳不遗余力地挑拨,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他们更加决心要在中秋诗会上令纪宁难堪,令纪宁无地自容,成为纪宁一辈子无法遗忘的羞辱。
(。)(。)
第091章 出发
由于无需装病,中秋那天,纪宁还是去三味书院转了一圈。
三味书院虽刚办不久,学子也都是贫穷子弟,但中秋佳节这种重要的凝聚师生情谊和归属感的日子,还是模仿着其他书院办一办。
比如,在书院内挂上中秋喜庆的灯笼,张贴数幅与中秋有关的对联和诗句。
纪宁一身整洁的儒服正襟危坐在一张大木椅上,从秦府招聘来的四位先生则分别整齐地坐左右两边(至于宓姑娘,因为中秋节的原因,还没辞职成功。),然后接受学子们五个人一组地轮流上前作揖行礼,祝贺中秋节幸福安康。
行礼完毕,接着举办一场猜谜识字活动。
谜语都很简单,只要动脑筋都能猜出来。
另外识字,更是送礼物的。
纪宁提供的礼物虽不算贵重,但对贫穷的学子们却是价值不菲,非常有吸引力。
整个猜谜识字活动气氛很热烈,学子们玩得很开心高兴。
一直到中午末时,整个中秋活动结束,学子们高兴地向纪宁等人行礼道别离开后,纪宁也把三味书院的大门关上,然后坐马车回纪宅。
傍晚酉时,由于晚上参加崇王府的中秋诗会,中秋祭祀提前举行。
在祀堂内,香火缭绕,供桌上摆着好茶美酒和月饼瓜果。
纪宁在雨灵端送过来的铜盆象征地洗一下手,再接过何安准备好的香,对着纪凌夫妇的灵位祭拜。
在纪宁持香对着便宜父母灵位作默祷时,跪在后面的何安念念有词起来,基本意思是向纪凌夫妇请罪解释为什么提前祭拜。
不过,在提到纪宁参加崇王府的中秋诗会时,何安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不少:“……老爷夫人,如今少爷不再被人看轻小瞧了。崇王府的中秋诗会一共派出两百张请柬,邀请的都是金陵城公认的青年才俊。少爷就在名单中。而且,崇王府还专门派大管家亲自上门给少爷送请柬……可谓是出人头地……”
对于参加崇王府的中秋诗会,何安是持另一种态度的。他不认为堂堂崇王府别有用心,实在是没理由没道理。
末了,何安祈求地道:“老爷夫人,少爷稍后就去崇王府参加中秋诗会了,您们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少爷今晚在崇王府中秋诗会大放异彩,让那些造谣中伤少爷的人无地自容……”
纪宁听着何安念念叨叨的,既感动又汗颜。
在中秋诗会上大放异彩?这可是刚好与他的想法背离。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惭愧,对何安的惭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