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新中华1911精校版txt > 第200部分

第200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夭寿了,我在游戏养了个修真女友网球鬼才:我的打法有亿点点强星铁:小判官身边的傀儡师eva:从龙族归来的碇真嗣辐射海求生,从小木筏到黑珍珠号HP就你叫伏地魔?黑魔王?这也不够黑啊区区如懿,打就打了港片:拿王炸开局,专嚯嚯女神第五人格:各自安好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

有努力地秀出自己的肌肉,列强才会觉得中国有扶植和利用的价值。

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而且,通过这次中日冲突,中国能够自产飞机、装甲车、自走炮、军舰、潜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徐天宝就是要通过这次阅兵让各国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国防军已经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上午十时十分,阅兵式拉开帷幕。徐天宝等一干高层要员与各国公使端坐主席台,参谋长杨宇霆骑着高头大马,通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前。他先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报告:“报告大总统,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指示。”

“开始!”徐天宝回礼后,宣布大阅兵开始

走在阅兵队列最前面的是三军仪仗队,由仪仗队官兵扛着中国五色国旗和代表海陆空三军的军旗缓缓通过天安门。紧随其后的是军乐队,他们吹着嘹亮的国防军军歌,踩着鼓点,通过天门主席台;随后是陆军士官方队,他们全部由士官学校在校生组成;第四队步兵方队,他们由各师抽调选拔出来的优秀士兵组成;在其后的第五方队是炮兵部队,他们由炮兵、驮马和卡车组成,驮马牵引着小口径的75毫米火炮,卡车则牵引115毫米到155毫米的大口径火炮;接下来第六、第七方阵都是海军方队,第六方队有海军学校在校生组成。第七方阵则由现役海军军官和士兵组成;第九、第十方阵是空军方阵,和海军一样,由飞行学校的学生和现役空军飞行员组成。第十一方阵则是由军中警察之称的宪兵部队,宪兵同样穿着黑色的制服,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把他们和警察区别开来,警察是戴大盖帽,而宪兵戴着国防军钢盔;第十三方阵是警察方阵,他们身穿黑色的警服,手持锃亮的警棍,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他们是维持社会治安的基础力量。

第十四方阵比较特别,是由一帮十五六岁的学生组成。徐天宝大力提倡军国民教育后,各省便从小学开始设立了军训制度,在学生中成立童子军,定期集训,以培养学生良好地纪律和军事意识。国防军的士兵复员后,有些到小学担任了体育老师,负责孩子们的活动课,同时也兼任童子军的教官。童子军并没有多少军事操练,无非是列队、走路等基本军人仪表教育一下。他们的步伐队形虽然还欠火候,但是一张张面孔却显得那么认真和刚强。

梁启超不禁叹道:“少年强则国强,这些都是未来中华民族的栋梁。”

之前通过主席台的方队都让各国公使和武官们觉得索然无味,正在他们意兴阑珊的时候,终于从远处传来了巨大的嗡嗡声。洋人们迅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有的人甚至拿出望远镜远距离观望。

他们没看到期望已久的中国装甲车部队,只听到轰鸣声从头顶掠过。他们不禁抬头看天,只见四大四小八架飞机从天安门城楼上方的空中掠过。

在这之后,阅兵式就宣告结束,接下来是歌舞表演。徐天宝走到朱尔典身边,笑问道:“公使先生,感想如何?”

朱尔典淡淡答道:“中规中矩,不过如此,没有丝毫的意外和惊喜。”

徐天宝奸笑道:“看来公使先生对此并不满意,那好吧,那就为您单独破例一次。我亲自带您去参观一下我的装甲车部队。”

一旁的库朋斯齐和康迪一听有装甲车可以参观,立刻也凑了过来,“总统先生,我们对装甲车也很感兴趣。”

徐天宝莞尔一笑,说道:“那就一起来吧!”

在西郊的军营里,徐天宝向英国人展示了装甲车和飞机。英法俄的公使们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欧洲人的骄傲使得他们觉得中国玩不转这些高科技的东西。看着朱尔典三人的表情,徐天宝毫不在意,命人送来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东西。

“先生们,我想你们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徐天宝指着那个很不起眼的连杆装置

朱尔典看了看,漫不经心地说道:“总统先生,向大英帝国推销工业产品,套用贵国的一句成语,叫做班门弄斧,对吗?”

徐天宝丝毫不以为忤,反倒笑着说道:“我听说在欧洲的天空中,德国人的飞行员击中了许许多多的协约国飞行员,而协约国对此无能为力。其实,造成这种可怕景象的就是这个小东西——机枪同步协调器。”

法国公使康迪眉毛一挑,显然对徐天宝说的话很感兴趣,因为法国至今已经被德国击落超过五百架飞机了。“你是说德国人的飞机用了这个小东西才造成了福克式灾难?”

“没错~”徐天宝笑答:“德国人根据俘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皇仆役魅上魔心冷慕然作者:静墨琴爹的暴躁新生活依心相生[综]是共享系统不是卑微打工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