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谢皇上恩典。” 萧瑀惶恐万分急忙谢恩。
这时,云定兴和李世民进殿参拜皇上。杨广看见二人,立时转怒为喜,高兴地说:“太好了!云将军,你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你给朕说说看,你是怎么以五万人马赶跑了突厥数十万大军的?”
“启禀陛下,末将不敢居功,这都是末将的部将李世民的功劳,是他献上疑兵之计,才取得大胜的。”
“李世民?是你身边那位英俊小将吗?”
李世民忙上前施礼:“末将正是李世民。”
杨广颇为欣赏地打量着李世民,夸赞道:“看你年纪轻轻的,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聪明才智,朕觉得十分欣慰。你相貌不凡,向来定会出人头地,只要你效忠于朕,朕决不会亏待你的。”
说罢,杨广又问起李世民的家世。当听说李渊是他的父亲时,杨广脸色突然一沉,说:“哦?你是李渊的儿子?他还没死吗?”然后怒气冲冲地离座而去。
李世民、云定兴和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了。云定兴悄声问世民:
“世兄,令尊跟皇上是怎么回事?”
世民不安地回答道:“小侄实在不清楚。”
云定兴感叹道:“如此结果,真是料想不到!”
文武百官们冷眼打量着李世民。萧瑀走到他们跟前,亲切地拍着世民的肩说:“李世民,恭喜了!”
世民听了,感到莫名其妙。云定兴生气地说:
“萧大人说话太刻薄了些吧?”
“云将军,不要误会,我是真心诚意地向李世兄道贺。”萧瑀意味深长地说:“得到皇上的赏赐,加官进爵,固然可喜可贺,而皇上不奖不赏,其实更值得一贺……”说到此,他便打住了,不再多说什么。世民仔细品味着他的话,不得要领。
大殿上,文武百官们交头接耳。有的认为该有李渊的好戏看了;有的却说他与皇上毕竟是亲戚,而且手上握有兵权,否则就不会有今天了。一时间议论纷纷。
入夜,云定兴独自一个人喝起了闷酒,越喝越不是滋味,于是叫人请来了李世民。此时,他已有了几分醉意,见了世民,张口就说:“我心里很不痛快,真快憋死了,非发发牢骚不可。”
“将军,你有什么牢骚,不妨一吐为快!”
“咱们只靠五万人马就击退了突厥十几万大军,今天皇上却不肯论功行赏。不给我开官,也不给赏钱,这点我云某绝不放在心上。我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才打仗的,我是为了效忠皇上保卫大隋江山。可是,对你李世兄没有一个交代,我心里过意不去。你不顾自身安危,深入敌后,探查敌情,献出锦囊妙计,我们才未损一兵一卒,使突厥兵马不战而退。这份功劳还小吗?明日早朝,我一定要把你的功劳一桩桩、一件件详细地禀告皇上,请皇上论功行赏。“
世民深为感动,向云将军拜了一拜,说:
“多谢将军厚爱。家父一定有什么地方冒犯了皇上。小侄回去之后,定将此事禀明家父。至于这点微不足道的小功劳,不值得将军再向皇上提起。将军乃国家栋梁,身负重任,朝廷上少不了你,所以不能为了小侄而冒犯皇上。”
“可是这件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啊!”云定兴忿忿不平地说。
“将军,如果说小侄有功劳的话,还不是您一手促成的吗?这点小事,何足挂齿!请将军千万不要再提。”李世民言语恳切地说。
云定兴赞叹道:“想不到你竟能想得如此深远,能有如此开阔的胸怀,佩服佩服!李世民,你真非池中之物,他日必成大器!”
从云定兴房内出来,李世民信步来到行馆院中,没想到碰上了在此停留了很久的萧瑀。世民恭敬地说:
“原来是萧大人,吵扰了您的清静。萧大大也住在这里?”
“这里是雁门最好的馆舍,除了皇上,文武大臣们都住在此。”
世民略带遗憾地说:“如果早知萧大人住在此地,世民早就来向萧大人请教了。”
“请教?这又从何说起?”萧瑀有些不明白。
“萧大人在朝堂上对世民的训勉,世民难以忘怀,但总捉摸不透其深意。望大人赐教。”
萧瑀推说那只是一时信口开河而不愿多说。他很明白“祸从口出”,以他现在的境遇,朝中之事还是少说为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杀身之祸。即使感触再深,也只是点到为止。但是面对李世民,他很难再坚持。他感到世民的眼光有种震慑人的力量,让他不能不吐出肺腑之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