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他说:“这种信心是我长期在亚洲经商的经验中产生的,和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政治家的论述演讲迥然不同,是我的切身感受、亲身体验得来的。”
先谈八佰伴在北京的情况。
1990年10月,和田一夫访问北京时,连一项在京投资的意向也没达成。原因是中国政府将外资投资零售业列为禁区。不过这次,倒是促成了与北京东安集团的一项协议,八佰伴与东安合资在香港开办唰羊肉食馆东来顺。
这家羊肉馆,在食肆林立的香港不算起眼,当然不是和田一夫来中国的目的。
改革开放的步伐,北京落后于广东,甚至比上海还要慢半拍。八佰伴在上海已签署投资协议,在北京的投资还迟迟迈不开步。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掀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和田一夫二访京城,他在北京的“老相识”告诉他一个信息:北京三环路的赛特购物中心刚刚竣工。和田一夫马上去作实地考察,晤见业主,双方一拍即合。赛特集团总经理杨壮生宣称:“我们必须与国际商业接轨,接受现代化的商业文明,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请外方来管理。”
八佰伴希望,投资最好占有50%以上股份,获得经营权。但北京方面,对外资投资零售业仍是有限开放,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合作经营。中方合作方是中国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
协议规定:合作经营期限为13年,期满再商议续约;中方向日方购买专利,即八佰伴品牌(商号)使用权,年专利费计140万美元(1200万人民币);八佰伴受合作公司之聘进行管理,八佰伴收取管理费,其他营业收入归中方;购物中心的每个环节须按照八佰伴的统一模式安排。
这实际上就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FRANCHISING(特许经营)的方式,八佰伴是授权者,赛特是获得授权者。授权者必须是国际或地区有名的商号,如闻名于世的美国麦当劳快餐店、“7—11”便利店等,主要是以这种出售品牌的方式建立起世界庞大的连锁集团的,而直接经营(包括独资与合资)只占集团的一小部分。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不足的矛盾,又能凭品牌盈利井收取管理费。
善于化不利于有利的和田一夫,对这种形式的出现颇为满意。他将以赛特作为试点,为八佰伴在中国大地开设1000一1500家超级市场,提供可行的经验。
1992年12月,八佰伴在北京的第1号分店隆重开幕,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舞龙滚狮。大门之上,中间是八佰伴的图案标志,左侧是英文YAOHAN,右侧是中文八佰伴。而赛特购物中心的中英文名称,在两边的墙上。
和田一夫特地把母亲和田加津接来北京,亲莅开幕仪式。“阿信真人”又一次大大地在北京的传媒风光一番,等于给八佰伴赛特商场做了不花钱的广告。
商场的一切设施到店员的微笑,都令北京的顾客耳目一新。
除钟表首饰等货品外,开架率达90%,80%都是外国商品,商品琳琅满目,又井然有序。12部自动扶梯和货区的1。l米的通道,给人舒畅怕然之感。所有货品全部实行条型码管理,商场共有75部电子收银机,每天营业额一刻钟就能输出。
首都的多家报纸,都对赛特八佰伴作了赞扬性的报道。
然而,赛特的问题不少,矛盾很多。
和田一夫给赛特的定位是:“京城最高档商场”,提出赶国际潮流,卖国际名牌。这使得赛特的宾客如云,而顾客稀少。中日双方的经理常在高档化与大众化上爆发冲突。
日方执行总经理,根据八佰伴在全世界经营的丰富经验,把员工数定为500人(主要是一线的店员),90%的开架率不能再低。而中方管理人员一致认为人手不够,店员没有时间关照顾客中是否有偷窃行为,另外要降低开架率,昂贵的商品列为店员直接销售。日方认为“防窃”是对顾客的侮辱,不能接受。
最后,和田一夫一槌定音,维持原定方案不变。
开张后,商场货品连连不翼而飞。最高的一天失窃货品达8万元。有个外地出差的经理,在店员稀疏的商场浏览。他试了一件标价3000多元的皮大衣,满心喜欢,见没有店员关照他,便大摇大摆走向大门,被当场擒获,结果发现他口袋里居然有3万元现金。
在这种情况下,日方才接受中方的最初建议,将员工数增至1300人。保安队伍加强了,而每条通道至少能安排一名店员“防窃”。因为再密集完善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