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着马车赶往紫金殿。
夜色正浓,天空一片乌云蔽日的景象。这紫金殿守卫很是森严,这些人都是皇帝的亲信,再者一万羽林军把手都城,任他人武功再何等高强一旦被发现,恐怕闯入紫金殿也是有去无回。
“张丞相。”正值当班的将军朝着张靖伦深鞠一躬,表示对丞相无比的尊敬。
火烧眉毛,张靖伦也顾不得这等礼仪,对着将军说道:“李将军,我有要事要禀报皇上,你等好生的在这守卫。”
“是!”
这张靖伦乃是大康皇帝的一代近臣,平时处事也深得大康皇帝喜欢,所以,在这紫金殿中,皇帝破格允许张靖伦出入不必向他禀报。皇恩浩荡,张靖伦也是不敢忘却皇帝对自己的这一片赏识,平日里更是鞠躬尽瘁,为一方百姓造福,深受百姓爱戴。
紫金殿中,大康皇帝正愁眉不展的批奏着折子。而今的大康皇帝,已经是年逾花甲,两道剑眉英气逼人,只是皮肤上有些干燥,已经到了年老色衰的阶段。两鬓白发却还要日理万机,果真是一个贤明帝王。
见到张靖伦,皇帝竟然独身下了阶梯,握住张靖伦的双手,“张爱卿,深夜了,为何还不睡呢?”
“陛下,大事不妙了,燕国皇子在我境内遇害。您看,这是马大人传来的奏折……”
听到这里,皇帝赶紧的接过了奏折。看完之后,半晌便怔住了。燕国皇子在大康遇害,这必定会对两国的情义造成讳莫如深的恩怨。于情于理,都不能给燕国皇帝一个很好的交代。
“这可如何是好,我大康左邻燕国,右有齐国犯境,此刻得罪了燕国,不好交待哪。”
张靖伦眼珠一转,不愧是大康老臣,立即就想出了一个法子。“陛下莫恼,臣已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此刻已经送往燕国都城北京。”
大康皇帝叹息一声,右手手背拍着左手手心,“爱卿的确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了却了朕的一桩烦心事。”
……
天香阁内,依旧是人来人往,这里有大康皇帝的庇护,虽称不上是官窑,但是此项税收成为了大康最为重要的税收之一。所以,即便是出了燕国皇子被害的案件,这里仍旧不休业整顿,要知道,仅仅是那么一天的时间,就是好几百万两银子。
李蛋儿之前看得真真切切,燕国皇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这么四脚朝天。可叹的是,其众人都是触目惊心,唯独这寒梅,没有丝毫的惊怕,转身进屋,依旧弹起那哀愁漫天的琴曲来。
第一次面见寒梅,李蛋儿便倾心于那寒梅。此女虽染风尘,却出淤泥而不染,要一朵傲冷的寒梅!李蛋儿自知自己身份卑微,处身于青楼之中的乐师,自然不敢想着那癞蛤蟆吃天儿肉的美事,依旧的操起了手中的古琴,在天香阁的角落处弹了起来。
“你这小厮整日寄住于这天香阁,能弹出什么好鸟的曲子,休要再弹,大爷我听得心烦。这便与你五两花银,随处买些酒喝喝,勿要来扰了大爷的雅兴。”说话间,一绽银子就扔到了李蛋儿的琴上。
对于客人的奚落,李蛋儿处身这风花雪月的场所,自然也能保全自己。对着大爷便笑了一声,“是,是。”
翌日,天香阁不同往日,这一天乃是大康皇帝亲临的日子。天香阁全日终不见客,只为迎接大康皇帝。数百禁军将这天香阁包围,阁内所有的人都跪拜行天子礼仪。
“诸位平身。”
李蛋儿这是第二次面见大康皇帝,这老家伙极度的欣赏寒梅,第一次来的时候也就和寒梅切磋了音律而已,深觉此女才质过人,有意许配于大康太子。然而,大康皇后百般阻扰,一个大康太子娶一个风月场所的花魁为妻,觉得有些辱没了大康的威严。再者,文武百官力谏,此事也只能作罢。
李蛋儿距离大康皇帝不远,得见天子容颜,竟有些哆哆嗦嗦。
“寒梅如何不在?你去替朕让寒梅谈上二曲,以宽慰朕烦闷的心绪。”皇帝指了指身边的李蛋儿说道。
皇帝指示,李蛋儿岂敢不听,反正那寒梅姿色出众,还可以去一睹芳容,有何不可。屁颠屁颠的就爬上楼层,敲了敲寒梅的窗户。“皇帝找,寒梅,快出来。”
门是敲开了,可是李蛋儿也着实吓了一大跳。里边的人哪里是什么寒梅,只见她一身黑衣装扮,裹着那黑布面纱,一枚银针就射到了李蛋儿的肩膀之上。立时,李蛋儿就晕沉在地。紧接着,黑衣女子跃起身子,一只冷箭“嗖嗖”的就朝着大康皇帝袭来。
“保护陛下!”
顿然间,就有几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