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页)
用的玩笑口气说:“我可是过来人啦,可别弄个美眉让我犯错误啊……”
“嘿嘿,”朋友笑道,“这次不开玩笑,给你介绍一个成功人士。”
“哪路神仙?”
“见了你就知道了,包你不见不知道,一见忘不掉。”朋友卖起了关子。
待到包房,发现已经坐了几个人,其中几个是在政府机关、金融部门混的同学,还有几个不认识。见到我们进来,大家显得都很兴奋,彼此寒暄一番自不必说。其中一个陌生中年人显得尤为殷勤,连忙站起来招呼袁行长和我坐到他身边,亲切的跟老熟人似的。落座后,小袁向中年人介绍说:“毛厂长,跟您介绍一位新朋友。”说完,指着我说:“这是我的哥们,×××公司的×××。”
“哦,幸会,幸会!”中年男人连忙作谦恭状,从名片夹里掏出一张名片,毕恭毕敬地双手送到我面前,“敝姓毛,叫老毛就可以啦。”接着,他又连忙恭维在座的同学:“早就知道袁行长往来无白丁,同学、朋友个个都是人上之人,今天可是高朋满座,真是幸会,幸会啊。”
我接过毛厂长的名片,出于礼貌看了看,只见上面写道:
××市××水泥厂毛德雍厂长
我心里纳闷,怎么起这么个名字?因为在武汉方言里,“毛德雍”跟“没得用”发音是一样的。这时小袁指着毛厂长跟大家介绍道:“毛厂长是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也是我的老客户了,一直想结交一些在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今天咱们聚会,就是毛厂长做东,一来对我们扶持他表示感谢,二来跟大家认识认识,咱们先谢谢毛厂长。”说到这里,毛厂长连忙站起来,向大家点头致意,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说道:“不敢当,不敢当!袁行长实在是抬举我了,就一个几十人的小破厂子,啥企业家呀。承蒙各位看得起我这个乡下人,百忙中抽出时间赏光,我万分荣幸!能结交各位这样的朋友,实在是我求之不得呀!”
我细心观察着这位毛厂长,心想他肯定就是朋友要给我介绍的那个“成功人士”了。毛厂长长得很脸谱化:矮个,很胖,歇顶,鼻甲肥大,满面红光,一双明显的酒色过度而红肿浑浊的小眼睛。衣着倒是一般,跟我这些惯于西装革履的同学们相比,倒是显得有些寒酸。不过,他的手指居然上戴了三个硕大的、黄灿灿的大方盖金戒指。初一看,既具有一种官像,又具有商人的俗气。
宴席丰盛自不必说,毛厂长不停地给大家斟酒、敬酒。我暗暗惊奇这位“成功人士”的海量:跟我们在座的喝完几巡,居然毫无醉意,依旧谈吐自如,显得那么有分寸。
这时,朋友说话了,他问毛厂长道:“毛厂长,上次你说的那几个闹事的工人现在怎么样了?”
“哦!摆平了!”“成功人士”兴冲冲地回答道,“跟我玩,他们太嫩了。”
那天酒席散后,朋友送走客人,对我说,你别走,跟我到茶馆坐坐。
我和朋友来到一家茶社,要了两杯茶。朋友为我点燃一枝烟,又自己点燃一枝,深深吸一口,吐出一个圆圆的烟圈,他下意识地盯着烟圈看,问我:“对毛厂长感觉怎么样?”
“就那么回事呗,这种人现在多了去了,”我回答道,“你为啥要引荐他给我?”
“为了让你写写他。”
“写他?一个俗不可耐的商人?这样的人我可没兴趣。”
“不,不那么简单,”朋友盯住我说,“你低估了他。”
“哦?那你说他有什么超长的本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嘛。”
“你知道吗?”朋友又吸了一口烟,“他有六千万资产。”
“六千万?不少,可现在亿万富翁一大把了。”我随口答道。
朋友摇摇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名片盒,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你看看这个。”
我接过名片,借着茶社昏暗的灯光定睛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印着:
××市×××局毛德雍局长党委书记
这就不对劲了,我脸上肯定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没想到吧?”朋友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我说过你会对他感兴趣,想听听他的故事吗?”我自然想得知这位亦官亦商的“成功人士”的底细,连忙请朋友开讲。朋友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讲道:“这位毛厂长、毛局长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认识的。当时,我还在C银行当信贷员。当时国家正在××市投资一个大工程,涉及到移民搬迁。为了安置移民,国家投资六千多万在××市修建了这个水泥厂,当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