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我道成矣(第2/4 页)
集结所形成的光芒。
这些念头的来历,也很有意思。
它们是由历代以来,对孔圣经典《论语》有所不满的人,所产生的念头。
不要笑,不要以为古时的读书人就不会对《论语》不满。
虽然他们都知道,想要考中科举,就得将《论语》吃透。
但寒窗苦读数十年,却一直不得高中,最后只能郁郁而终。
临死之时,他们对不能中第的怨气,都发泄到了《论语》之上。
无数年来,这无数道怨气,就集结到了一起。
再加上,近现代以来,经历打倒孔家庙等等活动,使得孔圣跌落神坛,不再高高在上。
于是,儒家圣贤的孔夫子,从高高在上的圣贤,变成了人人皆可调侃的平常古代人物而已。
种种万民意念,经过一番奇妙的际遇,组合成了这道光。
这道光一出世,就遇到了意外而死的李恐,并带着他跨越了时空长河,来到了九百余年前的赵宋时期。
认主之后,它就根据李恐的能理解,自动演变成了《抡语》。
同时,方运也大概理清了它的运作方式。
只要认同《抡语》的理念,就可以获得无形中的大道共鸣,获得大道的赐福。
增强实力的同时,踏上一条另类的才气修行之道。
是的,相比于方运自身修行的儒门正统之道,《抡语》代表的是一条另类的儒门之道。
当然,这种大道,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大道没有好与坏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别。
就算是有高低之分,也只是修行者的水平高低,而非大道本身。
“果然如此!”
方运只感觉,自己的元神有些蠢蠢欲动。
当即,他连忙接着翻下去。
第二页是目录:
1、学而篇;2、为政篇;3、八佾篇;4、里仁篇;5、公冶长篇19、子张篇;20、尧曰篇。
与正统的《论语》一样,也分为20篇,共计492章。
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有48章。
再翻下去,便是第一篇,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传统释义: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了,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本书释义:学武有成就可以时常揍人,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有江湖上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踢馆,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有人不知道我的大名,可我还没发怒,这已经很君子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传统释义:君子不自重就不令人敬畏。】
【本书释义:打人就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传统释义: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本书释义: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这是很有道理的!】
【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传统释义: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本书释义:夫子不想说话,施展起武功将人打到神志不清。】
看着正文中对孔圣人语录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方运的眉头凝结到了一起。
说实话,身为正统儒家弟子,甚至已经超越了孔圣,有了自我思想的太乙境存在。
一时之间,看到这种另辟蹊径的解释,方运很难接受。
甚至,有一种三观崩碎的感觉。
然而,仔细想想,却发现此书中的释义虽然离经叛道,与传统注释相差甚远。
但却很有道理,甚至符合春秋时期的风气习俗。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历史上的记载自然不少。
《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又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列子》记载:孔子而不肯以力闻;
《淮南子》记载:孔子智过长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免,力招城关;
《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瞿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无论是哪一部史料,均表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