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晋朝现下的官场还算比较清明,官位空缺也多,想谋一个外放的县令,应该不难,只是地方的好坏而已。
李明锦准备先观望一下,如果需要打点的话,自己也带了一些银两,有备无患吧。
远在京城的李明锦等人不知道,当进士的邸报传回梓州府的时候,梓州的刺史,激动的语无伦次,
“好啊,今科梓州府内出了五位进士,真是可喜可贺啊,可喜可贺,快,将奏报往下分派,另外备份厚礼送往这几位进士家中,也算是本官的心意,哈哈。”
底下的人看着大人如此激动,心中明了,出了五位进士,相比其他州府的一两个,确实是成绩斐然了,这也是政绩啊!看来大人是觉得升迁的希望更大了。
常怀的县令则直接是拿着喜报和贺礼,带着人直接去了河西村的李家。
李家自从分家之后,二房和三房,都是去了镇上县里,留在老家的就是老爷子王氏,小王氏以及潘氏和孩子。
当锣鼓声惊天响动的时候,老爷子正在家里搓着麻绳,虽然现在家里的农活都是请短工做的,不过做了一辈子农活的老爷子,很是清闲不下来,没事就找点事情做,家里的人看着老爷子的劲头大,也就随着了他去了。
院门是关着的,门被拍的砰砰响,似是要被拍散架了。
“大爷爷,大爷爷,快开头,官老爷来啦!大爷爷!”屋外传来李大贵的孙子李明海的声音,十三岁的少年嗓音清亮,焦急的拍着门。
老爷子听到拍门的声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到底快六十的人了,手脚没有以前那么灵活,屋内的八岁的明玉,在爷爷起身的时候,已经跑到了院门口,打开了门,
小姑娘穿着一身罗黄色的襦裙转着圆咕噜的大眼睛,对着门外满头大汗神色焦急的堂哥好奇的问道:
“明海哥,做啥呢?爷爷在院子里……”
李明海喘着气,直接进了门,朝着老爷爷边疾走边喊道:“大爷爷,大哥中了进士,县衙的大老爷,在村门口正朝咱家来咧,里正让我来和您说一声……”
“啥?你说啥?”老爷子怀疑自己耳背,激动的站起身来,手里的绳子也被松开丢在了脚边。
李明海看着大爷爷激动的不停颤抖的双手,和因不可置信和瞪大的眼睛,又重复了一遍:
“大哥中进士了,县里大老爷快大家啦!”
“进士,进士……我孙子金榜题名啦?”似是还不敢相信,老爷子一直颤抖着嘴唇不停的重复这句话。
“大爷爷,你没事吧?”李明海和李明玉吓到了,忙一左一右的扶着老爷子。
屋内的王氏和小王氏等人也被屋外的响动惊动了,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就看到老爷子语无伦次的重复着:“我孙子中进士了,中进士了……”
“老头子,怎么了这是?”王氏看着老伴儿快疯魔的样子,吓坏了,连忙拉着他的肩膀哭问道。
“大奶奶,来不及啦,大老爷快到咱家了!”李明海跺着脚朝王氏焦急的喊道。
“啥事啊?大老爷?”
“大哥,中进士了!大老爷到门口了!”
话说完,院中的几个妇人,齐声喊道:“什么?”再来不及说其他的,因为县令的轿子已经停在了李家大门口。
门外锣鼓声振耳,忽悠想起了鞭炮声,原来李大贵李家二老爷子在大老爷一进村的时候,就去村口的小铺子里面去买了鞭炮香烛去了,如今大老爷进去报喜,自是要点炮的。
“哎呀,真是恭喜李家老爷子,老夫人啦,令孙高中二甲进士,真是可喜可贺呐,本官此次特送来喜报,也来恭贺老爷子啊!”
未见其人先闻齐声,一下子十几号穿着官服的人拥簇着进了院子,为首的那人穿着官府,颇有威严,三十多岁的年纪,五官方正,嘴角两撇胡须,即使笑着也让人不得不敬畏。
院中的李家人,看着来人,知道是县令大老爷,都拘束的手脚无措。老爷子毕竟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还好点,压下激动的情绪,招呼着县令进了屋子,
“大老爷请进,屋里做。真是麻烦大老爷亲自跑一趟,草民真是过意不去。”
县令摆手客套道:“唉,老爷子客气了,令孙可是为我们常怀争了光,本官既是父母官,也应当当门道贺,这些贺礼小小意思,还望勿嫌弃。”
老爷子听罢,忙回礼道:“岂敢岂敢,那就多谢大人了。”
县令在李家坐了小半时辰,就离开了,老爷子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