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果有一天不做记者了,采访一下陈文定,没准也是一个很好的小说素材呢。
说到人缘,此书的主角比特,也算是陈文定新闻人缘的一个证明吧。比特严格来说,算是社会底层人物,但是陈文定仍然与他保持了一种互相的尊重和理解。这并非特例,据我所知,凡陈文定采访过的人物,基本上都成了他的朋友,我想这原因不仅仅在于他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更多是因为作为记者,陈文定对采访对象一直保持着尊重,而不是像有些大牌记者一样,喜欢把采访对象当审判对象。传说中他就是以理解和尊重,赢得了采访“女张二江”的机会。
搜狐网新闻总监:握住记者的死|穴(2)
本来陈文定邀我写序,是希望我写写对此书主角比特其人和他策划的一系列“新闻秀”的看法,但是我对比特了解不多,只是听说,他好像还算是我的河南老乡,最早的时候在社会底层混迹,后来成为很多新闻的主角,并转型为另类策划人。
从他的经历来说,似乎并不一定有很多的文化知识,从他策划的“秀”来看,他又好像非常了解记者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知道怎么样握住记者的死|穴。他算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很多媒体人士可能并不喜欢,觉得有利用新闻谋利和低俗之嫌。但媒体人士又不离弃他,因为他能给媒体带来一定的新闻资源。
但是说实话,我们无法仅仅就比特喜欢“作秀”以吸引关注来责备他。往近处说,从官方出来的新闻,大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作秀”,很多连真实性都值得怀疑,然后利用权力,要求媒体公布,如果不发的话,还免不了打电话责备记者一番。
往远处说,国外媒体圈很多公关公司,任务似乎也重在新闻策划,尽量使自己客户发布的信息,引起媒体的注意。这点和国内大不相同,国内的公关公司,大半是收集一堆电话号码,然后利用红包诱使或者迫使记者发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特倒很具有公关人员的潜力,很知道如何去吸引媒体的报道。
至于低俗,这个不值一驳。低不低俗,有时并不能凭说的是不是冠冕堂皇来判断,说得再好听,不干人事或者光撒谎,也不算高尚。我倒觉得,也许“秀”的底线在于,记者在其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一直不赞同,记者直接去参与新闻事件,当然以报道的方式介入是另一回事。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记者应该在新闻事件,无论是突发的,还是策划性质的,保持一种相对的独立性,至少要确保自己的出现,不会使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
我是学历史出身,无论是写稿件,还是写新闻,都有点受正统史学的影响。很多科幻题材的影视剧中,历史学家回到了过去,都很小心不影响历史的进程,这算是历史学家们的一种职业道德吧,虽然现实中他们永远没有机会实践这种道德。但是记者有很多机会面对新闻策划,由于被看作业内人士,会有更多机会参与新闻策划,那么在策划时,应该注意不要因为自己的参与,改变事件的性质,甚至因为自己的参与,在报道时有意对读者隐瞒事实。
除了这一点,基本上,我只关心发生的事实到底如何,而不会太关心新闻是不是一种炒作,是不是一种“秀”。在报道新闻的本身,事件的作秀与否,恐怕还不是我们应该过于关注的问题吧。
(陈峰,搜狐网新闻总监、首届中国十大风云记者之一)
网易新闻总监:作秀背后潜伏商业动机
()免费TXT小说下载
文/张锐
对比特的解读,会让我们更清楚的看穿,什么是真正的“秀”?在无处不在、形形色色的“秀”后面,潜伏着怎样杀人吮血的商业动机?也让我们知道,秀,原来可以很坦白、可以很善良。
看完文定传来的《作秀为王》的书稿,还是忍不住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比特的信息。因为文定铺陈的这个传奇,让我惊讶书中主人公对媒体利用竟如此自如,也刺激我去重新度量“作秀”——这个现代语词的世俗图景和内在指涉。
初识比特,源自于他在北京的一场“唐僧秀”。2006年3月,我此前就职的报社接到一个热线电话,说某月某日,有“唐僧”在地铁为白血病男童化缘(现在想起,这个“料”恐怕也是比特报的吧)。
现在办报,对于这样的线索,大多是采取“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于是,报社派了记者去采访、拍照。晚上,一篇《作秀大王导演地铁“唐僧秀”》的稿件出现在我的工作台上。
看到稿件,我有些为难。
所谓“秀”,我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