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4/4 页)
好事,很难。 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接到命令,三年任职期满,要去北京述职。 改变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明代的官员考核制度,是十分严格的,京城的就不说了,京察六年一次,每次都掉层皮。
即使是外面天高皇帝远的县太爷,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茫茫沙漠,只要你还活着,轮到你了,就得到本省布政使那里报到,然后由布政使组团,大家一起上路,去北京接受考核。 考核结果分五档,好的晋升,一般的留任,差点的调走,没用的退休,乱来的滚蛋。 袁崇焕的成绩大致是前两档,按常理,他昀好的结局应该是回福建,升一级,到地级市接着干慢慢熬。 但袁崇焕的运气实在是好得没了边,他不但升了官,还是京官。 因为一个人看中了他。 这个人的名字叫侯恂,时任都察院御史,东林党人。 侯恂是个不出名的人,级别也低,但很擅长看人,是骡子是马,都不用拉出来,看一眼就明白。 当他第一次看到袁崇焕的时候,就认定此人非同寻常,必可大用,这一点,袁崇焕自己都未必知道。
更重要的是,他的职务虽不高,却是御史,可以直接向皇帝上书。所以他随即写了封奏疏,说我发现了个人才,叫袁崇焕,希望把他留用。 当时正值东林党当政,皇帝大人还管管事,看到奏疏,顺手就给批了。 几天后,袁崇焕接到通知,他不用再回福建当知县了,从今天起,他的职务是,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 '1521' 顺便说句,提拔了袁崇焕的这位无名侯恂,有个著名的儿子,叫做侯方域,如果不知道此人,可以去翻翻《桃花扇》。 接下来的事情十分有名,各种史料上都有记载: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突然失踪,大家都很着急,四处寻找,后来才知道,刚上任的袁主事去山海关考察了。
这件事有部分是真的,袁崇焕确实去了山海关。但猫腻在于,袁大人失踪绝不是什么大事,也没那么多人找他。当时广宁刚刚失陷,皇帝拉着叶向高的衣服,急得直哭,乱得不行,袁主事无非是个处级干部,鬼才管他去哪。
袁崇焕回来了,并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之后十余年的命运: “予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