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页)
活不能自理,依然无怨无悔,下
次再来。 混到这个份上,可算是登峰造极了。 然而混混魏忠贤,也是有家庭的,至少曾经有过。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就给他娶了老婆,后来还生了个女儿,一家人过得还不错。 但为了快乐的混混生活,魏忠贤坚定地抛弃了家庭,在他尚未成为太监之前,四处寻花
问柳,城中的大小妓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家里仅有的一点钱财,也被他用光用尽。 被债主逼上门的魏忠贤,终于幡然悔悟,经过仔细反省,他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所
有——还有个女儿。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卖掉了自己的女儿,以极其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为了还清赌债。 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也就不是人了,魏忠贤的老婆受不了了,离家出走改嫁了。应该
说,这个决定很正确,因为按当时情形看,下一个被卖的,很可能是她。 原本只有家,现在连家都没了,卖无可卖的魏忠贤再次陷入了困境。 被债主逼上门的魏忠贤,再次幡然悔悟,经过再次反省,他再次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一
无所有,事实上,还多了件东西。 只要丢掉这件东西,就能找一份好工作——太监。 这并非魏忠贤的个人想法,事实上在当地,这是许多人的共识。 魏忠贤所在的直隶省河间府,一向盛产太监,由于此地距离京城很近,且比较穷,从来
都是宫中太监的主要产地,并形成了固定产业,也算是当地创收的一种主要方式。 混混都混不下去,人生失败到这个程度,必须豁出去了。 经过短期的激烈思想斗争,魏忠贤树立了当太监的远大理想,然而当他决心在太监的大
道上奋勇前进的时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要当一名太监,是很难的。
'1467'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做太监,是迫于无奈,是没办法的办法。
现在,我要严肃地告诉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监,是一份工作,极其热门的工作,
而想成为一名太监,是很难的。 事实上,太监这个职业之所以出现,只是因为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宫里只有女人。 由于老婆太多,忙不过来,为保证皇帝陛下不戴绿帽子(这是很有可能的),宫里不能进
男人。可问题是,宫里太大,上千人吃喝拉撒,重活累活得有人干,女的干不了,男的不能进,只好不男不女了。 换句话说,太监其实就是进城干活的劳工。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地点,是皇宫。 既然是劳工,就有用工指标,毕竟太监也有个新陈代谢,老太监死了,新太监才能进,也就是说,每年录取太监比例相当低。 有多低呢?我统计了一下,大致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而且哪年招还说不准,今年要不缺人,就不招。
对于有志于踏入这一热门行业,成为合格太监的众多有志青年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因为这意味着,在一百个符合条件(割了)的人中,只有十到十五人,能够成为光荣的太监。
事实上,自明代中期,每年都有上千名符合条件(割过了),却没法入宫的太监(候选)在京城等着。 要知道,万一切了,又当不了太监,那就惨了。虽说太监很吃香,但归根结底,吃香的只是太监的工资收入,不是太监本人。对于这类“割了”的人,人民群众是相当鄙视的。
所以众多未能成功入选的太监候选人,既不能入宫,也不能回家,只能在京城混。后来混得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京城社会治安的稳定,为此,明朝政府曾颁布法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阉割。
我一直相信,世事皆有可能。 太监之所以如此热门,除了能够找工作,混饭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权力。 公正地讲,明代是一个公正的朝代。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哪怕是八辈贫农,全家只有一
条裤子,只要出个能读书的,就能当官,就能进入朝廷,昀终掌控无数人的命运。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条道路虽然公正,却不平坦。
'1468' 因为平凡的人是很多的,且大都不安分,要想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走着上去是不行的,一般都得踩着上去——踩着那些被你淘汰的人。 明朝的进士,三年考一次,每次录取名额平均一百多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能进入朝廷,看见皇帝大人尊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