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页)
是被蒙古人干掉的。 当时辽东的形势很乱,闹事的部落很多,要全列出来,估计得上百字,大致说来,闹得
昀凶的有如下几个: 蒙古方面:插汉部,首领土蛮。泰宁部,首领速巴亥。朵颜部,首领董狐狸。 女真方面:建州女真,王杲部。海西女真,叶赫部、哈达部,首领清佳努、孟格部禄。 这些名字很难记,也全都不用记,因为他们很快就会被李成梁干掉。 以上这些人中,昀不消停的,是土蛮。他的部落昀大,人昀多,有十几万人,比较团结,
具体表现为抢劫时大家一起来,每次抢的时候,都是漫天烟尘,铺天盖地,明军看到就跑,压根无法抵挡。 所以李成梁来后,第一个要打的,就是这只出头鸟。 自从李大人出马后,土蛮就从没舒坦过。从万历元年起,李成梁大战五次,小战二十余次,基本算是年年打,月月打。 总打仗不奇怪,奇怪的是,李成梁每次都打赢。 其实他的兵力很少,也就一两万人,之所以每战必胜,大致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技术问题,他属下的辽东铁骑,每人配发三眼火铳,对方用儀,他用火枪,明明白白就欺负你。
其次是战术问题,李成梁不但骁勇善战,还喜欢玩阴招,对手来袭时,准备大堆财物,摆在外面,等蒙古人下马抢东西,他就发动攻击。此外,他还不守合同,经常偷袭对手,靠这两大优势,十年之内,他累计斩杀敌军骑兵近五万人,把土蛮折腾得奄奄一息。
看到这段史料,再回忆起他儿子李如松同志的信用问题,不禁感叹: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 土蛮歇了,泰宁也很惨,被打得到处跑不说,万历十年(1582),连首领速巴孩都中了埋伏,被砍了脑袋。 蒙古休息了,女真精神了。
'1376' 女真,世代居住于明朝辽东一带,到万历年间,主要分为四个部落: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黑龙江女真、东海女真。 黑龙江和东海的这两拨人,一直比较穷,吃饭都成问题,连抢劫的工具都没有,基本上
可以忽略。 而昀让人头疼的,是建州女真。 当时的建州女真,头领叫做王杲,这人用今天的话说,是个给脸不要脸的人。 他原本在这里当地主,后来势力大了,明朝封他当建州卫指挥使,官位不低,这人不满
意,自封当了都督。 王杲的地盘靠近抚顺,明朝允许他和抚顺做生意,收入很高,这人不满意,诱杀了抚顺
的守将,非要去抢一把。 因为他经常不满意,所以李成梁对他也不满意,万历元年(1573),找个机会打了一仗。 开始明军人少,王杲占了便宜,于是他又不满意了,拼命地追,追到后来,进了李成梁
的口袋,又拼命跑,从建州跑到海西,李将军也是个执着的人,从建州追到海西,王杲束手无策,只能投降。 投降后,属下大部被杀,他本人被送到京城,剐了。 但在乱军之中,有一个人跑了,这个人叫阿台,是王杲的儿子。十年后,祸患即由此而起。 建州女真完了,下一个要解决的,是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中,第一个被解决的,是叶赫部。 应该承认一点:李成梁除掉叶赫部的方法,是相当无耻的。 万历十一年(1583),叶赫部首领,贝勒清佳努率两千余人来到开原,准备进行马市贸易。在这里,他们将用牲畜换取自己所需的各种物资。 高兴而来,满载而归,过去无数次,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然而这次不同。 当他们准备进入开原城时,守城明军拦住了他们,说:
“你们人太多了,不能全部入城。 ”
清佳努想了一下,回答:
“好的,我只带三百人进城。 ”
但当他入城后,才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商人,没有小贩,没有拥挤的人流,只是一片
空地。 然后,他听到了炮声。 炮声响起的同时,城外的李成梁下达了攻击令,数千名明军蜂拥而起,短短几分钟之内,
清佳努和三百随从全部被杀,城外的明军也很有效率,叶赫部只跑掉了四百四十人。 然后是哈达部。 '1377' 相对而言,哈达部人数少,也不怎么惹事,李成梁本来也没打算收拾他们。但不幸的是,
哈达部有个孟格部禄,孟格部禄又有个想法:和叶赫部联合。 这就有点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