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舍,李承乾揖身答应,陪同长孙皇后出了宫阁,一辆华丽辇车就停落其中,几个寺人连忙卷开精美细致的薄纱帘帐,宫女轻手搀扶,长孙皇后盈盈落坐,辇车起动,与李承乾道别了句,悠悠而去。
随行几步,出了东宫,望着辇车从皇城门中进去,李承乾怅然止步,仅是一墙之隔,却难以逾越,轻轻叹了口气,回身返宫,颇有几分垂头丧气。
夜色近暮,太极宫中却呈现出一派金光灿烂、富丽堂皇的景象,镂空金漆御座设在六层台阶高台上,周围六根蟠龙金柱、梁、楣、天花板上都沥粉贴金彩画,更显皇家的尊贵。
两仪殿内,李世民浑然忘我地批阅着文武百官的奏折,眼睛不时掠过思考之色,手中朱笔却不迟缓,或勾或圈,写下几句指示,有些干脆毫不理会,直接扔到旁边,这叫留中不发,表示事情自己已经知道,却不愿意立即做出处理。
天下政事,尽在一笔之间,李世民深知事无巨细的道理,即位多年,自然也清楚什么事情可当机立断,什么事情要拖延不办,分寸两字,却是明君与庸君的之间最大的差别。
而且,大唐立国多年,朝廷早有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政事运作班底,一些普通的事情,自有朝中各省各部大臣处理,办妥之后,呈上给李世民过目就行,若是出了差错,御史台的官员也不是吃素的,眼睛鼻子堪比鹰犬,嗅觉灵敏,闻到什么风吹草动,连调查都省了,先弹劾了再说。
况且,李世民什么人物,若论权谋驭下之术,放眼古今中外,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真是没有几个,想要在他面前耍花样,那纯粹是嫌命长了,朝中重臣,多数是当年秦王府帐下,彼此知根知底,轻易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一笔呵成,又批阅了几本奏章一缕熟悉的幽香缭绕,,李世民鼻端翼动,忽然停下朱笔,唇角含笑道:“皇后来了。”
“陛下,臣妾打扰了。”长孙皇后盈盈而来,换了件舒适宽敞的宫装,衣领微微后褪,露出半截修颈,莹白细腻,宛如牙雕玉琢,有着说不出的温柔韵致。
“你们下去。”李世民挥手,在殿旁侍立的寺人宫女连忙行礼而去。
珠帘轻响,李世民走了过来,抱着长孙皇后,坐于榻间,两人乃是结发夫妻,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却依然亲密无间之极。
厮磨着柔顺清香的秀发,李世民心中温馨宁静,细腻纤手轻抚着他的脸颊,鬓角发丝,似乎又增添几分霜雪,长孙皇后望着心痛,轻唤道:“二郎,你……”
久久无语,长孙皇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李世民是天子,一国之君,注定他在享受无比尊贵的权力之时,又会失去了许多。
轻吻娇嫩的手指,李世民清楚挚爱的心理,轻轻微笑道:“观音婢,听闻你今日到东宫了,乾儿怎样?”
“一如往常,学业进步了。”长孙皇后说道。
“你呀,又替他隐瞒了。”李世民埋怨起来,却没有不满,只是叹道:“身为太子,却私下出宫嬉戏,成何体统。”
“乾儿知道错了。”长孙皇后柔声道:“陛下私下惩戒就行,不要在朝堂之上告知众臣。”
李世民微微摇头,说道:“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乾儿自小生于深宫之中,不明世失,偶尔犯错也属正常,告诫几句,让他铭记即可,不必惩戒,自然不能告知百官,不然肯定又弄得满城风雨。”
“还是二郎通情达理。”长孙皇后轻笑道,有几分少女的娇媚。
李世民怦然动了几下,一双手掌揉抚进去,亲吻芬兰香唇,含糊其辞道:“不过,东宫寂寞,也该找个人,来陪伴乾儿了。”
唔,长孙皇后娇嘤答应,慢慢闭上眼眸……
。。。。。。。。。
谢谢书友天海闻汐,、sss的打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像
唉,脑袋晕胀欲裂,恨不能用刀斧破开以减轻痛苦,韩瑞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抚头轻拍敲打,半响才觉得清醒两分,左右打量,发现自己已经回到客栈之中,至于是怎么回来的,那就丝毫没有印象了。(…)
宿醉呀,真是苦不堪言,下次,说什么也不逞能了。
韩瑞翻身起榻,推开门窗,发现外面艳阳高照,已经将近午时,叫唤让客栈伙计找了盆清水,只顾洗漱,却没有察觉伙计那类似崇拜的目光。
抹净水珠,又换过衣裳,韩瑞走出房门,到隔壁敲了几下,发现没有动静,迷惑不解之时,钱家的仆从连忙上来说道:“韩郎君,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