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页)
薛鹏欣喜地问道:“大人今日风采盎然,可喜可贺啊!不知是何缘故?”
他并不知道郑铁山和阿三联名规劝林星的事情,因而有此一问。
林星先解释一番,然后有些感叹道:“昨天大哥和阿三的一番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让我迷途知返,不再越陷越深。我已经想通了,从今以后要痛改前非,不再游戏人生,争取为百姓多做实事,成为一名优秀的州官。”
三人同时竖起大拇指道:“有志气!大人之转变,百姓之福啊!”
林星就不打算听他们歌功颂德了,拉着三人道:“走,我们去州府,研究下一步的规划。”
薛鹏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请教道:“大人,不知道下一步打算如何发展?”
林星早已想好了,道:“我们先去翻阅典籍,看看浙江的经济数据,再做下一步的计划。”
经济数据?
见三人好像对这个词语有些陌生,林星试着半解释半询问道:“就是官方统计出来的工农士商军等的数据汇总,薛鹏,阿三,我们宋朝有哪些官方统计机构,你们应该知道吧?”
阿三这个百事通好久没有展示自己的强闻博知了,趁势道:“公子,我大宋的最高民生统计机构是“三司”,即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主管天下贡赋和钱粮出纳,掌管全国综合统计和业务统计。朝廷曾明确撰文,规定三司的定位为:三司使掌邦国财计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盐铁,掌天下山泽之货,关市、河渠、军器之事,以资邦国之用;度支掌天下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以计邦国之用;户部掌天下户口、税赋之籍、榷酒之作、衣储之事,以供邦国之用。”
薛鹏在一旁点头道:“诚如阿三所说,三司负责全国民生的计量,主要数据由各州上报,最后汇总整理,规划成图表,分发至各地。此乃我宋朝统计的一项创举。”
林星大喜过望,这么看来,这宋朝的三司,就相当于现在的统计局,不管数据准不准确,起码有个官方的统计结果可供参考,如此一来,官员的决策就不会盲目。
于是他又问道:“薛鹏,那我们浙江的经济数据在哪里?我要看看。”
薛鹏一边引路一边说道:“统计文献均存放在库房之中,我们一起去看吧。”
四人一起来到幽暗的文件库房,此处存放的都是些典籍文献,平时鲜有人来。两个看门小厮都在门槛上打瞌睡,直到薛鹏踢醒二人,二人才如梦方醒,大惊失色地向林星施礼,口中连连讨饶。林星大手一挥,不加追究,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部门,几个小卒子打打瞌睡,开开小差,算不了什么大事。
点亮灯火之后,林星屏退小厮,四人便搬出一堆文献,坐在桌旁查找数据。
林星看着三人自信认真地翻看文献的样子,心中有些感触,这才是州官办公的样子。然后听得薛鹏翻看道:“大人,我这边找到了浙江的人口数据,先说与大人听听。据统计,我大宋共有人口七千八百万,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东京,杭州,广州等等。其中浙江的人口,粗略统计约在七百万人左右,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林星记下这个数据,道:“看来浙江果然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个宜居之地,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百姓长住于此。”
薛鹏道:“大人说得一点没错。我浙江是江南重镇,依山傍水,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最是个适合居住的梦幻家园。”
阿三等到两人说完这个话题,才指着手下的文献,介绍道:“浙江地大物博,历来是朝廷的赋税大户。据统计,光是杭州城每年上缴的商税,就有八万二千贯之多,在全国仅次于东京汴梁,比扬州和大名府加起来还要多。其经济地位不言而言,推及整个浙江,就更不用说了。”
林星没有到过汴梁,无法想象那里的繁华盛况,但他从广州升迁过来,见识了广州和杭州两地的商业格局,深深感到杭州确是江南圣地,繁荣热闹,比之经过自己发展的广州更胜一筹,无怪乎每年的赋税均是全国第二。
郑铁山待两人宣讲完毕,也学着两人的文绉绉,有模有样道:“薛鹏和阿三说了人口和商税,下面我来说说土地和农业。本朝元丰八年,曾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土地丈量,当时丈量的田亩为两百四十八万四千三百四十九顷,占全国耕地的五成四。具体到浙江而言,据统计,全辖区约有耕地三十五万七千六百顷。农业历来是国之根本,王安石变法期间,大行改革,努力发展农业。用新式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