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页)
雷的地盘,即使是如此放权,他依然忙的无法抽身:镇南军的平叛进度他要日夜关注、两省各方势力的动作他也必须时刻紧盯、复兴衙门的招标会他也得反复斟酌,甚至是战后的南方布局他也必须提前规划。这些东西都需要海量地情报资料支持。也需要日益继续地研究思考才能理出个头绪。最近几天,除了每日例行的锻炼,他甚至连睡觉都是在这个地方。
仗着年青,又锻炼刻苦,他竟没有显出一丝疲态,这让上来汇报的乔远山羡慕不已。
秦雷对这个昭武帝命令必保地中年官员印象很不错。风度翩翩不说,还很诙谐,而且没见过自己的手腕。也不像其他三人那么怕自己。两人很快熟悉。相处起来也很得宜。
乔远山坐在逍遥椅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慢条斯理向秦雷报告道:“按照王爷的意思。山南卫军也已经全部从府城中开出,加入到镇南军剿匪的行列。只是这些老爷兵训练松弛、军纪败坏,实在是不堪大用,下官怕他们反而会阻碍镇南军的步伐。”
在露台边的安乐椅上,秦雷轻笑道:“乔公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征伐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明日复兴衙门的招标会一过,议事局就要第一次会议了。你们山南可是有两成话事权的,你和胥大人选出代表了吗?”
南方现在最大的事情,除了剿匪,就是这个复兴衙门了。自从七天前卓文正宣布招标开始,越来越多的门阀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报名参加的越来越多,甚至很多逃到别境的阀主也冒死穿过弥勒教的控制区,往荆州府赶来。为了让这些人也能参加,秦雷特地把开始的时间推迟了四天。
每个省的官府天然拥有两成话事权,若是能将其掌握,再配合上家族争得的部分,很有可能就会当选为议事局局正,虽然具体权利还没有通过议事局表决,但成为这个庞大机构的第一人,那是一定的。
作为乔家长子的乔远山,在这件事情上,自然要和胥耽诚争一争。
乔远山呵呵笑道:“下官和胥大人都很谦让,让来让去,到现在也没让出个所以然来。”
秦雷淡淡笑道:“最晚明天中午报到议事局,不然就算你们缺席了。”
乔远山讪笑着点头,然后有些忧虑道:“等到两省平定,咱们这个战时衙门会何去何从呢?丞相大人会眼睁睁看着咱们南方和他分庭抗礼吗?”
秦雷望向乔远山,坚定道:“朝廷里的事情交给孤,你们要做的就是,团结起来,给孤撑腰。至少在这个衙门没有合法续存前,不许内斗。”
乔远山知道王爷在借机敲打自己不要因私废公,忙直起身子正色道:“下官遵命。”
秦雷知道响鼓不用重锤,起身笑道:“走,陪孤一起进城去。”
~~~~~~~
弥勒教造反以来,因为翠微山两万镇南军的缘故。荆州府成了两省唯一地一块乐土。四面八方的百姓士绅纷纷来投,客栈旅店、酒肆茶社、青楼楚馆生意兴隆无比,让本有些萧条了的荆州府日益繁华起来,甚至要超过十几年前运河兴盛的时候。
随便走进一家茶铺或者酒馆,都会看到满满当当的客人坐在那喝茶聊天。兵荒马乱的没有什么事做,坐在一起靠磨牙打繁间,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聊天就要有话题,好在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每人都有每人的故事。也就从不缺话题。但这几日。人们无论开始谈地什么,说不了几句便都会绕到一件事情上,那就是复兴衙门招标会。
无论是到时候那四成话事权会筹集到多少银子,还是有哪些门阀能有资格进入议事局,还是这些门阀到底谁地实力更强劲,都会被广泛而热烈地讨论。
当然,那位倡议建立复兴衙门的隆郡王殿下。也被人无数次议论。人们这才发现,这位下个月才满十八岁的年青王爷,就是为大秦出质十六年的那位悲情殿下,不由对他好感顿生。渐渐的,秦雷代兄受过北山牧场、当街斩杀天策弓军、大殿戟射天
,甚至许多半真半假的事迹也被暗中的有心人散布出塑造成了一个善良勇敢,机智忠诚。要挽狂澜于既倒地少年英雄形象。随着知道秦雷的事迹越来越多。人们对他的感觉也越来越亲切,不由自主的把他当成了偶像般的人物。
所以当人们知道今天上午,王爷要进城亲自召开招标会前最后一次筹备会议时。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涌上街头,把从城门口到总督府衙门那段三里长的大道,围了个水泄不通,想要亲眼目睹这位据说是天神下凡的隆郡王殿下的风姿。
一阵喧哗声从城门口传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