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命令克制,不要和澳新军队发生冲突。解放军的怒气便集中发泄到爪哇
岛上的联军头上。
在爪哇岛上的英美海陆空军原有六万多人,在一个月的空袭中死伤近万人。岛上的英美军队总指挥杭
纳中将相信,联军在爪哇岛上至少能坚持1年时间,但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问题是争取外援。为此,他
多次向华盛顿求援,希望得到武器、军队和食物,而华盛顿也多次表示要尽一切努力保证送来军援。10
月10日,已撤到澳大利亚的联军总司令克拉克来电说,运抵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港的一批防空导
弹正在开箱组装,另外48架J─22B最新战斗机正在运送途中,并说总统托雷多“看了您的全部来电,
正指示海空军尽可能向您提供各种支援”。得了这个许诺,杭纳为安定军心,急不可待地于第二天去巡视
岛上的部队,满怀信心地告诉他们说:“援助正在途中,我们必须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然而,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爪哇守军什么援助也没有等到,等到的只是解放军空军的狂轰滥炸和投
下的让他们赶快投降的英文传单。杭纳苦苦哀求克拉克派遣一批战机飞越雅加达上空,以便压一压敌人宣
传的气焰,并消除爪哇防空洞里饥肠辘辘的官兵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担心:华盛顿和伦敦已经抛弃了他们,
他们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幸的是,华盛顿和伦敦的最高决策者们的确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为了安抚军心,他们开了许多的
支票,但可惜都是空头的。克拉克试图从战略上打动杭纳:“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迅速部署占优势的
新生海空力量,将会切断婆罗洲以南的中国交通线,并使联军能够在小巽他群岛发动进攻你所赢得的
每一天时间,对于为达到我们的目的而集中必要的势不可当的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可惜在最实际的现在,无论美国还是它的盟国英国,都没有力量来实施这个计划。
决策者们早已制定了“固守澳洲,推动日印”的全球战略,大批军事力量都将集中到澳大利亚和南太
平洋美澳交通线上去。
就在克拉克做出上述保证不久,负责驰援爪哇战场的索拉兹少将终于打消了派遣航母舰队和救援运输
舰队的各种设想,他在报告中说“那样做是完全是自杀,把海军的最后一点家当都赔进去,既不能翻本,
也不能保护美澳交通线。”。克拉克沮丧地在日记中写道:“人总有死的时候。”这实际上等于宣判了杭
纳及其部下的死刑。
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达尔文港重组第18空突军的米歇尔想起他在苏门答腊的退兵经验,便自告奋勇愿
带兵救援,克拉克满怀感激地批准了,但却小气地只给了他二百多架C─130运输机和一百多架直升机。
米歇尔知道前一阵的金融风暴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战时经济,政府已不能让军火商开足马力生产昂贵的武
器,这批装备已是克拉克尽其所能搜刮来的。
这些装备显然不足以突破解放军的严密封锁,把爪哇岛上的英美军队安全救出来,米歇尔自然把目光
投向像一串珍珠项链的小巽他群岛。这是一次漫长而曲折的撤退,一路上战斗不断,似乎是在一寸一寸地
向后挪动。
当张安涛在缅北战场腾出手之后,薛皓简便调回第二十数字化空突集团军连同刚整训好的第十五数字
化空突集团军一起调给岳麓生,同时海军赵司令也把新成立的第六陆战师交给岳麓生锤炼。岳麓生几乎在
英美军一开溜,便开始对西努沙登加拉省的龙目岛发动攻击。
当杭纳和米歇尔的先头部队回师于西帝汶的古邦港时,末尾的部队还在巴厘省的省会登巴萨市。实际
上,这次英美军退却还不如说是一次进攻,因为每支部队都必须克服优势之解放军直升机部队,往西杀出
一条路,与各岛接应点配有防空导弹自卫的部队会合。回撤的路上,美国陆战队同少数英国突击队员一起,
不得不在解放军的炮火中匍匐,攀援,发起进攻,奋力夺路。他们踏响地雷,摧毁路障,击退道路两侧的
零星进攻,攻占沿途的山头,同解放军侦察兵搏斗,使解放军数字化炮兵无法对沿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