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里的海面上已浮起 处于潜望镜深度的15艘素有“海中黑洞”之称的“基洛”
级柴电常规潜艇,它们此刻既不发射导弹又不发射鱼雷,而是充当观测制导站。中国对“基洛”级潜艇采
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进行不懈改进,并加装了AIP系统、可收式拖曳式基阵声纳、激光和雷达设备和防空
导弹,使改进后的“基洛”级潜艇在柴电机组、推进电机、水声设备以及武备系统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
美。最突出的当然还是配有消音瓦和减振浮筏后的出众的安静性,已不大于海洋基本噪音。
741号“基洛”级潜艇上声纳室报告:“三艘美舰西行,一艘“伯克”级和两艘“佩里”级,航速
航向不变。”一枚通讯浮标被释放出去,迅速浮出海面。短短一秒之内,猝发脉冲通讯系统便把美舰的情
况通知了其余的攻击潜艇。
20公里外,214号“宋”级常规潜艇上。
通讯室报告:“收到目标坐标,命令准备攻击!”
艇长下令:“各战位注意,准备攻击!”
“A战位,目标坐标已装定。”
“B战位,一切就绪。”
“H战位,鱼雷舱已装弹。”
“G战位好。”
741号报告:“目标1距离34海里,方位角19DangerCode;,航速30节,航向35DangerCode;”
214号潜艇的艇长:“1号鱼雷舱注水!发射!”
艇身微微一震,一枚鱼雷状的自航式水下运载器射了出去,在前方500米处自动转入大仰角爬升。
10秒后,运载器冲出了海面。筒盖自动抛掉。随即,一级助推器点火,将C801D导弹推出运载器
运载器则自由坠落,沉入浩瀚的南中国海。
C801D在助推器强大的推力下,保持大迎角爬升,同时不断加速,直至爬升至11000米高度
改为平飞。随后,一级助推器熄火分离,二级助推器点火,将C801D加速至2.5马赫,熄火,分离。
喷气发动机进气口打开,C801D的冲压巡航发动机开始工作,令C801D维持2.5马赫巡航飞行。
几分钟后,C801D接近了一艘“佩里”级护卫舰,741号对其制导直到弹上末制导雷达锁定护卫舰。
C801D猛的一低头,以70DangerCode;的俯冲角向猎物猛扑下去。
“佩里”级护卫舰对随即将到来的厄运全然没有察觉它正在舰队统一指挥下竭力攻击着平飞的亚
音速巡航导弹。作为一艘护卫舰它并没有强大的对空火力。一名军官无意中向天空望了一下:“嘿,那是
什么?”舰长闻声向上看去,脸“唰”的一下就白了。仅仅过了一秒钟,他已经能看清导弹的外形和弹尾
的发动机喷焰那是一枚他从未见过的漂亮导弹。“导弹”他仅仅喊出了这个词。舰上的人们只听
见一声低沉的爆炸声,紧接着一阵强冲击波到来,顷刻间舰体右侧中部就被打得粉碎,海水汹涌而入,军
舰迅速开始下沉。未死的水兵下饺子似的从军舰左侧跳入黑暗的大海中,十分钟后,洋面上恢复了平静,
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几分钟后,741号又把它的两个同伴送入海底,其中的“伯克”级驱逐舰虽击落6枚亚音速巡航导
弹和1枚超音速巡航导弹,但第8、9枚终于要了它的命。
另外由极远方攻击潜艇发射的射程达四百多公里的速度为1.6马赫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中继制导是
由卫星完成的。
幸存的美国军舰仍保持刚刚躲‘昆吾’Ⅱ型弹道导弹的30节的速度,远快于“基洛”级潜艇20节
的最高速,有几艘解放军的潜艇渐渐落在美国军舰的后面,这些潜艇趁乱顺着美舰的轨迹发射了65型尾
流自导鱼雷。
尾流是舰艇在水面运动轨迹的特有标记,一般可在水面保留数十分钟,长度可为几公里。舰艇吨位越
大,航速越高,尾流长度越长。由于该型鱼雷只追踪尾流而与噪声等因素无关,故鱼雷齐射时,鱼雷与鱼
雷之间没有干扰。更为重要的是 ,这样“尼米兹”战斗群所配备的声学鱼雷诱饵对65型鱼雷毫无作用,
6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