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页)
来人是真定府大名鼎鼎的徐巡捕,官仅从九品,却是位武艺高强的好巡捕,上次逮捕飞豹父女归案的就是他,声誉鹊起,成为真定第一位红人。
徐大人相当客气道:“七爷客气,公务在身,恕不打扰茶水,这就请七爷带本官四处勘验。”
“徐大人,急不在一时。咦!那一位没穿公服的爷台是……”
那是一个中等身材,瘦骨嶙峋的中年人,生了一双冷电四射的鹰目,脸目阴沉不苟言笑,穿的是黑袄,青色灯笼袄带了一把匕首,冷冷地说:“在下姓连,车走连。小名城,城市的城。”
徐捕头笑道:“连兄是节孝坊井家的护院师父,昨晚井家损失奇惨,连兄自告奋勇,助本官缉盗。”
连城冷冷一笑,说:“在下跟来看看,城内城外同时作案,不知是不是同一伙贼人。徐大人,咱们到处看看吧,天色不早了。”
“好,甘七爷请领路。”
连城插好马鞭,说:“咱们分头看。”
徐大人点头道:“好。分开来看看。七爷,你的失单上写明地窖中丢白银千两,先到地窖看看。”
连城已经走了,先至院左的小沟东张西望。
崔兄弟与左姑娘,一直就站在栗堆旁,有意回避,一百篓栗子堆了三层高,正好隐身。
崔兄弟等徐大人进了甘家大门,方向左姑娘神色凛然地说:“左姑娘,你认为甘七这人是否可靠?’’
“咦!你的意思是……”
“他会不会是嫌疑犯?”
“别开玩笑,这么老实的人,不可能的。”
“人不可貌相呢。”
“你认为他涉嫌?”
“对。”崔兄弟沉重地说。
“是……是为了那支金钗?”
“对,我是在篓旁拾获的。”
“可是……”
“贼物可能就在这几篓栗子内,候机外运,谁会想到失主的农场中有赃物?”
“这……”
“此中似乎疑云重重。如果甘七爷将赃物藏在栗篓内,刚才他决不会肯定地表示栗子决不至于漏出。”
“你猜想……”
“可能是他的兄长甘仁,也可能是采收栗子的雇工所为。”
“咱们打开来找找看。”
“不行。不管甘七爷兄弟是否涉嫌,我不能当巡捕之面揭发出来,且先藏好再说。”
“你……”
“大丈夫思怨分明,受人之思不可忘。七爷兄弟从水中把我救出险境,解衣推食赠乐思同再造,我不能负他。”
“你打算……”
“等巡捕走了再说。”
说话间,有人接近。左姑娘低声说:“这家伙尚未下马,目光就在栗堆中转,这时又向这儿走来,大有文章。”
“我留心他就是。”崔兄弟低声说。
来人是连城,背着手一步步走近,,突然问:“咦!两位穿装不同,不象是甘家的人,请教……”
崔兄弟淡淡一笑,说:“咱们也是办案的,在下姓崔。”
“姓崔?大名是……”
“崔长青。”
连城哈哈大笑,说“老兄,别开玩笑,你……”
“哦!你知道崔长青?”
连城脸色一变,摇头道:“不知道,只知道这名子好耳熟。哦!两位也是办案的,有何发现吗?”
“刚来,尚无发现。”
连城打量着栗篓,笑问:“这里面装些什么?”
“栗子。”
“哦!在下还真没有看过这么多的栗子,打开看看。”连城一面说,一面搬下一篓栗子,伸手解篓盖捆绳。
崔兄弟一脚踏住篓盖,冷冷一笑道:“人家费了不少工夫打包,你怎么替人家添麻烦?”
“咦!你反对打开?”连城反问。
“为何要打开。”
“你不许打开?”
“正是此意。”
“好,在下去请徐巡捕来打开。”
崔兄弟呵呵笑,问:。“你知道里面有赃物?”
连城脸色一变,沉声道:“你这是什么话?你……”
“你知道在下所说的话。”
连城向外退,冷笑道:“阁下定然是……;
崔兄弟冷笑一声,抢着说:“你这叫不打自招,里面到底有何阴谋,你得从实招来……”
连城突然扭头狂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