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不住嘲笑的玲珑,摇摇头。道:“也没瞧轻你的意思,你是禁卫入不得后宫乃常理。”
该侍官坚决不肯背负无能之名,上官敏华轻皱眉宇,道:“我已答应五公主入巳日曲水流觞会时,不得拦阻。”
吕明望瞧瞧这两主仆,知已无望,便僵直了后背退出。玲珑再也止不住痛快的笑意,上官敏华打断她的得意,道:“莫忘他地身份。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还须我教你么?”
玲珑脸色一变,正要跪下。上官敏华挥挥手,道:“去准备上巳会的衣物。鲜艳无妨。别叫大公子忘了他还有个妹子便好。”说完,连她自己也忍不住轻笑起来。每年三月的上巳。大周仕子文人便效古法办曲水流觞,即找一条溪水,临水宴饮,借酒抒怀,以诗文会友。宫里头行此风俗,便是在皇帝跟前文才竞风流;倒也不拘男女,往年皇帝还为看对眼地男女赐婚。
三月十三,春日融融,绿荫微微,轻风徐徐,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酒香飘溢,无数男子着古白绸袍,端坐小溪两侧,或抚琴或吟诵或击筑而歌,遥想吴衣当风地飘然。
周承璇领了上官敏华步入九曲园,初时歌者忘其琴,诗者忘其才,少年见少女,搔首以弄姿,五公主见之欢笑,上官敏华微抿唇,乌眸流转,如秋水潋滟,溪头白衣少年色如敷粉,卷衣纷纷,取琼佩欲投之。
“敏华妹妹,还是遮以帷纱吧,我忧心这些少年郎便要冲过来了。”周承璇环顾九曲,人声怨怒,神色半是凶悍半是痴迷,不由心有悸然。
不远处有株春桃,树下六七人或举羽觞或擘阮,肆意酣畅,上官锦华着锦衣白纱举杯散坐,体仪优美,眉目入画,宛若缤纷落英下少年。
上官敏华笑意盈盈,遥遥相对,见其神色从疑惑至讶然,之后冷然坐直,目色沉沉。她启唇咯咯一笑,忽而拉上帷纱,牵周承璇之手而走。转身间,犹闻杯盏落地声。
“子悠兄,这佳人姓甚名谁,何家人氏,可曾有婚配?”
“子悠兄,子悠兄,慢走。”
“又是公子无双入佳人之眼。”
周承璇未觉上官敏华的挑衅之举,她将人带入宴席,后有少年男子跟入,但坐望淑女。周承璇轻笑,不时低头与上官敏华交谈,纤指遥举,令那些男子引颈相望。不知何人提议,皇帝未至,好逑君子们的琴声曲曲翻新,艺不同琴意同。
皇帝与妃嫔入座后,但闻一曲凤求凰连奏五番,弹出众少年的心声。皇帝笑对上官雪华,道:“爱妃,今日朕广有耳福。也不知谁家有女,令如许儿朗如此骚动。”
上官雪华轻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在文公公处记下要登场之人已过百呢。此等盛会,不若尝尝妾身备下的小点。”
皇帝慨然而笑,上官雪华轻捂掌,宫女执盘而入,放下一十八碟。
众人如数退下后,上官雪华道诸点为其翻阅百家子集,配以各种粗物杂粮,除去芋头地涩感,潜心钻研芋艿新吃十八种,举玉箸请皇帝食。
“怀民之忧,解国之忧,贤也。”皇帝尝后,赞不绝口,称其为宫中第一才女,遂命宫人将一十八碟分盘传于在座臣工,众臣尝毕,皆赞贤妃为解国忧,真乃天女也。
传至上官舍处,此人举箸微尝,细细品尝。
皇帝疑声问道:“爱聊何故泪落不止?”
上官舍抬头,不觉问道:“臣落泪了吗?”伸手一抹,才觉自己已泪流满面。
上官雪华轻声相问:“莫不是此物不合执事大人之口?”
第071章〖请君〗
皇帝色变,上官舍忙离位跪首,赞上官贤妃慧质兰心,怀民苦解国忧,点制芋艿细腻柔滑,美味可口,仍不可多得之美食。皇帝便问他又因何流泪,上官舍道各地刺史因私利阻南北交通,至阡陌不畅,使晋河以南的农者尚不知芋艿为可食之物。
他哽咽回道:“臣平生唯望大周各地民众皆能食饱衣暖,有感于肩任之重,前途之多难,于殿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神态动容,放软了声音问起上官舍可有何治国良策。
上官舍道:“望陛下开禁,许乡绅富豪铺桥筑路者以无权爵位,使南北粮货官商道路路畅通。”
“爱卿真乃国之栋梁,快快请起。”皇帝大喜过望,让他拟折,并令三省会审,三日后需交提案。轻轻地喀啦数声,有人捏碎了杯盏。众皆举目四望,掌中流血者上官锦华也。
皇帝不喜,问他何故。上官锦华拜首,道:“有感于执事大人为民之心,吾辈汗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