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律师还不是一个很热门的职业,爸爸当时也是认为多学点东西无害,并没有真的打算从事这一行。而且最主要的是从前国家单位的工资都是少之又少,爸爸和好多人商量了半天最终也还是没去。
后来镇上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找到爸爸,因为刚开始的事务所真的需要专业的人才,他们才锲而不舍。爸爸当时也没有什么工作,就是出去打个零工,补贴一下家用,生活一直是很紧巴。最后的最后爸爸去了事务所工作。
那个年代,别人不会为你谋了一个不用花力气的职业而羡慕你,反而会笑话你。不愿意卖力气挣钱,大男人只知道享福。爸爸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在事务所干了不到半年,也被枯燥的办公室生活磨得没了耐心,因为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再加上工资很少,妈妈虽然不会直接抱怨,但爸爸也会从妈妈的字里行间听出别的意味。
那时候妈妈已经随着外公去省城了,贩卖些鸡蛋回家来卖。以前对蛋鸡的养殖技术很贫乏,因此家里如果没有喂鸡的话就只能靠买的了。又正直改革开放前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鸡蛋这种营养品在寻常百姓家的需求量也不少。
那时候妈妈每拉一趟回来就能赚将近一百块钱,一个月能跑三到四趟,三百多块钱的月收入那时候已经是高收入了。
而爸爸在事务所整日无所事事,一个月工资也才只有七十多块钱,这些钱光补贴家用都不够,更不要说给家里添置东西了。
时间长了爸爸自然也熬不住,但是又不好主动提出离开,一直在熬着。最终的导火索还是大娘。
她跟奶奶吵架被爸爸骂了以后又来侮辱爸爸,:“你一个大男人,不愿意出力气干活,让自己老婆在外面抛头露面的。挣得那点钱连自己老婆孩子都养不了哪里还有脸说我啊!”
后来爸爸一气之下辞去了事务所的工作,偷偷跟借了大伯的钱,还有东拼西凑的一部分,买了拖拉机开。收入倒也过得去,只是父母起点别别人家低很多,再还了债,加上孩子和持家过日子的花销,这几年下来根本没多少钱的存款。
爸爸已经想过多次想再翻盖房子,却一直没有实施,想到这些,爸爸的眼神黯淡下去。
当初意气用事也有些后悔,但是面上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好几年过去了,人们的意识也超前了,知道有铁饭碗了。而律师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铁饭碗职业,这几年官司纠纷随着改革开放也多了起来,随着律师的工资也涨了不少,比普通的单位要好些。开拖拉机风餐露宿不说,毕竟也不是个毕生的职业啊!现在后悔,似乎太晚了。
而郑伯伯听完爸爸所说的这些后,也是深深的惋惜,爸爸这么聪明执着的人,人生的际遇竟然不怎么好,当然这也是一个人的选择,自己无法去游说什么。
当初自己结婚很早,因为家里很穷,但是别人给他说了一个家境不错的姑娘,两人匆匆结合,也因为自己的岳父从此走上了为官之道,直到现在升至镇长。
看着爸爸这样的眼神,郑伯伯知道爸爸在自责。他心想其实我也很自责,当初如果靠自己一步一步也能慢慢爬上来,虽说靠上岳父爬的快了些,但这麽多年在他面前从没抬起过头,对妻子也是如履薄冰的,所以才对自己儿子相求很苛刻。
郑伯伯此刻心里翻江倒海的,不是喝多了想吐,而是想到了和爸爸在军营生涯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的情感是完全不掺杂质的,美好的如同草原上的蓝天。
不像现在的自己虽然为官,周围那么多人整天溜须拍马说好话的,却虚伪的厉害。回到家却不得意,所以看起来整天没什么笑脸,非常严肃。
今天见到爸爸内心真的好激动,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天黑透了,这场饭局还没有结束。郑伯伯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就是想办法让爸爸和自己多见面,就是叙叙旧也可以,接着又否决了。两个人都有工作要做,不可能常常见面叙旧的。
该怎么办呢?郑伯伯苦恼起来了,忽然眼睛一道亮光闪过,说道:“老秦,你去镇上的农技站吧!”
————
第26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求推荐、粉红)
爸爸闻言,转眼看向妈妈,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郑伯伯也看出来两人的囧状,便说道:“我也只是提议,现在镇上的农技站缺人,如果再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的话,上面说就要撤了,以后有事么事情直接找县里。我想把它做起来,最能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啊!”
听到郑伯伯发自肺腑的话,爸爸也动摇了一下,但是他觉得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