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2/4 页)
身上,流淌的是李家血脉。
而且,李言庆救出充君素,更为杨侗报仇雪恨,这份情意,萧太后铭记在心中。言及李渊,萧太后会咬牙 切齿。言及王世充,她也是恨之入骨……偏偏谈到李言庆的时候,萧 太后最多 也就是表露出几分遗憾。
用萧太后的话说:当年哀家曾想要把小孙女嫁给半 缘君……如果不是有人阻挠,说不得现在,已经是一家人。别人忌惮他李家子,可哀家却不会这么短视……至于是谁阻挠?萧太后没有说过。
不过南阳公主曾透过口风:阻挠这桩婚事的人,正是宇文化及!
所以,房玄龄无需忌讳他和李言庆之间的关系,杜伏威更不会感觉有什么古怪。这年头,名士二字,勿论贫贱富贵,都是无比敬重。
更何况那李言庆,可是真格的本事……不但是清流宗师,更是那不逊色历代名将的帅才。
杜伏威犹豫了一下,突然鼓足勇气道:“房公,伏威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哦?”“房公善谋,也当知如今局势。
伏威想要请教房公的是……眼前这局势,咱们还有机会吗?”
第廿六章 房玄龄的选择四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
其实,房玄龄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他把话题转到李 言庆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种试探。只不过,房玄龄没有想到,杜伏盛合运幺直接的问出来。什么叫做‘还有机会吗,?
说白了就是杜伏盛开始动摇了……他对当初归顺萧隋的决定,似乎有些后悔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杜伏威和房玄龄毕竟不太一样。
房氏也算是山东大族,房彦谦虽然很出名,但却并不只是他这一支。事实上,房彦谦如果不是因为李言庆那一首石灰吟而声名鹊起的话,在房氏族中的地位并不高。隋唐之交,房氏共出现了三个名人,除房彦谦之外,尚有房玄藻和房献伯。这两个人在当时,才是受房家鼎力支持的人。
但是,随着房玄藻两人被杀之后,房家依旧没有把主要精力投注于房彦谦一支。
毕竟是山东大族,处于李唐治下。
于 是房家又开始培养新的人才,以寄希望他日在李唐治下站稳脚跟。
不过,秉承‘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世族哲学,房家还是给予 了房玄龄一部分支持。所以,即便萧隋没落,房玄龄凭借房家的力量,也能够自保。这就是在乱世之中,身为世家子弟的好处……
而杜伏威呢,只是一个草根出身。
在乱世中,他或者窃国称王,或者身败名裂,绝无鼻二个选择。身为江淮悍匪,自封历阳总管,可那又如何?比他更强横的英雄,诸如窦建德、李密之流,不全都被干掉了吗?杜伏威很清楚自己的劣势……行军打仗,他不害怕;搏杀疆场,也无所畏 {AO可是他的年纪太轻「今年也不过二十三而已,资历太浅……
论名声,他不如李密。
论阅吞,他比不得窦建德……
更不要说出身如李密和王世充!
可现在,这些人都已经死了。
杜伏威当初提出要归顺萧隋,是因为李渊尚未登基。
在大多数人眼里,隋室仍为正统。但现在呢?隋窒已经日暮西山,而李唐王天下之像,更无可阻挡。在这样的情况下,杜伏咸若不做些打算,也就不是杜伏威导。这头江淮栈虎,不禁凶猛,也很聪明。房玄龄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语气依旧温和“杜总管……”
杜伏威 连忙道:“大人,总管一说不过是个笑话。自伏威义阳惨败,已当不得总管二字。若大人不嫌弃,可直呼伏威之名,或似当年,唤一声老杜就行。“呵呵呵,老杜二字,伏威恐怕是当不得的。杜伏威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抹凶光。”房乔这么说,并非是看你不起。
而是我有一好友,亦名‘老杜,……呵呵,若将来相见,岂不是混了?不过,房乔痴长总管些年岁,老杜称不得,小杜却可唤出口……只是不知道如此,是否冒昧?”
原以为房玄龄不同意,是看他不起。
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愿意。想想,自己和房玄龄相差了近二十岁,人家唤他一声小杜,倒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杜伏威马上就反应过来。房乔是什么意思?
他有一个好友,也叫老杜?那是谁……哦,我想起来 了,房乔有一挚友,名杜如晦。慢着慢着,杜如晦如今好像是在李唐朝中效力。似乎是河南王一系中人。
圣则河南王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