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的。
马延辉没时间听大家说那么多,只是不停的催促着大家动作要快,然后跑到门口等着大家。
昨天的班会已经说过了,早上出完早操以后才刷牙洗脸,再说看到马延辉正在门口等着大家,一帮人的动作都快了起来。
等马延辉和朱继民跑到操场的时候,全大队已经基本上集合完毕了。各中队的中队长在根据各班长的报告清点着人数。
“报告,一中队集合完毕,应道92人,实到92人。请大队长指示!”一中队负责报告的是副中队长李贺。
随着大队长张谦下达了“入列”的口令后,二中队和三中队也报告了人数。毕竟是第一天,没有人缺席早操。
“向右转!跑步走!”张庆没有说话,直接下达了命令。
整个大队动了起来,军校生活的第一天开始了……
三个月艰苦的新兵训练开始了。而且还真的像陈海说的,饭菜自然是管够的,但是质量的确不敢恭维。倒不是说没肉没油,可是每天的消耗也太大了。想象一下,8月份的天气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每天没日没夜的在操场上踢正步、站军姿、打军体拳,每天晚上还有两个50(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每天早上的五公里,这哪一样都极大的消耗着学员的体力。大家胃口大开的同时,食量和体重开始增加了起来。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另一个问题出现了。要知道,学员队里基本上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少数是复读的),几年高中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学习了。特别是高三那一年,不少人甚至足不出户,除了学校就是家里,每天对着书山题海,基本上没有什么锻炼的时间。猛的一下,如此大运动量的训练让许多人感到了不适应。一些意志力坚强一些的学员在硬撑着,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后悔了起来。与其这么辛苦,还不如复读一年再考,或者是钻一下政策的空子。
来到学院以后,大家学习了部队院校在地方上招收学员的有关文件。大家知道,在最初的这三个月里,部队除了新兵训练外,还要进行政审和体检的复检,对不符合部队要求的人,按照规定是要退回高招办重新按志愿和成绩分配到其它学校的,虽然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录取时间,但是部队院校退回来的人,就算分不到二本,大专什么的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部队是不会随便退人的,总得有一个好的理由。为了能少吃苦,个别人开始在这上面动起了脑筋。
张明楷就属于这个别人中的一个。其实别看张明楷在学院挺嚣张的,但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的父母不过是普通工人,很平常的双职工家庭,要说起来,这个家伙只能用运气不好来解释。张明楷父母所在的工厂原来是军工企业,当年建厂的时候,为了备战,工厂被建到了大山里,于是,张明楷跟许多这样工厂的孩子一样,是在厂里的子弟学校读的小学。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都不怎么样,不过张明楷还算是争气了,中学的时候,考进了县里面重点中学。这在他们厂来说可是独一份的,顿时让张明楷的父母宝贝得不像样。
可惜从进了重点中学开始,张明楷知道了自己跟同学们的差距。别看他是以全班第一的成绩离开子弟小学的,但是到了县里面的重点中学,他的这个成绩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能在班里后面挂着。
人都是这样的,如果现自己比别人强大的时候,那种非常的满足感会变成动力,推动着自己不断的进步,可是当他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人,并不比别人高明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失落感就会异常激烈,乃至于意志消沉。
张明楷就是这样,当他现自己在班里很普通的时候,也很努力的追赶了一段时间,可惜不光他在追赶,其他同学也一样。如果张明楷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也许再坚持下去,他是能够赶上去的,可惜他不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张明楷没信心了。于是就在班里这么吊着,不上不下的。
在张明楷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优秀的。眼看着每次都差几分就上了分数线,为了让张明楷能考上大学,他的父母梁旭让他复读了两年。可是时间是会让人产生怀疑的,今年高考的时候,为了保险,张明楷的父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报了一所一本,一所二本学校,又帮张明楷报了军校。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张明楷的父母后悔了。按张明楷的成绩虽然一本上不了,但是二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军校有优先录取的权利,结果张明楷就到了军事指挥学院。
张明楷从小被父母宠得不行,养尊处优的已经习惯了,他哪里受得了军校的苦。毕竟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