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遗产。将遗产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静态的,伸延到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的、生态的,显示了当今人类对自己的文明创造的认识进了一大步。只有进入了现代社会,才会把前一阶段文明视做遗产。因此说,当人类相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倍加珍视与保护时,一个现代的完整的遗产观便形成了。
现代遗产观也是一种现代文明观。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那么,与现代文明相对便是对遗产野蛮地破坏了。
如上所述,人类文化遗产观的最终形成并不遥远,就在最近这三十年。在这样的时间背景下,中国的文化遗产处于什么状况呢?
二、中国文化遗产的特殊困境
从1972年到2003年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历着历史上最剧烈的变化。即从“*”进入改革。我们的一切,包括遗产都在这剧烈的变化中不断地产生前所未有的问题,也都是一些巨大而全新的难题和挑战。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破坏。因为它直接以文化遗产作为“革命对象”。“*”对中华文化的损害,不只是对有形文物大规模的毁灭,更是在人们心里注入了对自己文化的蔑视与对立。由此带来的对中华文明传承造成的损害,今天已看得非常清楚了。在“*”后期,从批判“红楼”、“水浒”,到批判克己复礼,实际上国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已是空架子。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社会突然之间急转弯地进入了改革。
我们的改革开放不是社会线性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是一下子闯进改革、闯入世界的,外来文化也一股脑儿地闯进我们的生活。
文化遗产日的意义(3)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外来文化的认识一直有个误区。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代中华文化的困境是外来文化的冲击所致,甚至认为这些麻烦是对外开放带来的。这是一种误解。如果外来文化是负面的,那么“五四”时代、盛唐时期,外来文化也十分迅猛,为什么没有给中华文化带来麻烦?相反中国这条巨龙着着实实地饱餐了一顿外来的精神营养品,更加壮大了自己。从*的《资本论》到贝多芬、巴尔扎克、达芬奇和牛顿,不都是“五四”那个时代舶来的吗?那时,知识分子站在中国文化的前沿从容地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从中挑选典。但这一次不行了。你学贯中西也没用。由于这次从外部世界一拥而入的是麦当劳、大片、畅销书、排行榜上的金曲、劲歌劲舞、超市、国际名牌、时尚,以及明星大腕满天飞。这些商品性的、快餐式的、粗鄙又新奇的流行文化一下子填满“*”后国人空荡荡的精神空间。应该说,当前文化矛盾的本质,不是中外文化的冲突,而是我们有的文化和商业流行文化的冲突与矛盾。所以,在两会上我曾做过一个发言,题目是“警惕当前文化的粗鄙化”。所谈的是如何认识商业文化的本质及其负面效应。
进一步说,在从计划济突然转型为商品济时,我们没有自己的现成的商品文化,所以一定会照搬国外。然而由于语言关系,英语世界的流行文化不会一下子登陆中国,那就要通过周边的、汉字圈的、已有成熟商品文化的地区(港台)与国家(韩日)“转口”而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一度冒出过自己本土的流行文化的苗头,如西北风。但这只是一种自发而非自觉的文化现象,完全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商品社会对商品文化的需求,那就只好四处伸手。于是,武侠是香港的,歌曲是台湾的,言情是韩国的,漫是日本的。其结果是“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这更加深了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漠视。同时商品济的根本手段是刺激消费,刺激物欲。在物欲的社会中,必然轻视精神。尤其文化遗产是公共的精神性的事物,辄必受到冷落。
新的一轮直接对文化遗产构成破坏的是高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这些情况,大家都已很清楚。现在可以说,中国的六百多座城市基本一样。残余的历史街区已支离破碎,有的城市甚至连一点历史踪迹都没有留下。我们可以解释为对城市的改造缺乏文化准备,可以解释为老百姓迫切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可以解释为在不可抗拒的政绩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究竟在这个世界城市史上绝无仅有的全国性的“造城运动”中,已将我们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全部卷土重来一次,抹去历史记忆,彼此克隆,最终像蚂蚁一样彼此相像。同时,堆满了罗马花园、意大利广场、美国小镇、英国郡,大概我们还乐陶陶地以为自己真正实现了“改天换地”吧。是不是应当反问自己一句: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糟蹋自己的家园,自己的遗产与文明?
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