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页)
是官府卧底的可能,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被称之为‘投命状’。
那些将官,特别是一些在以前,还抱着犹豫观望之念的人,心里都明白,现在,是他们这些人献‘投命状’的时候了,人在世上行,什么最重要?立场最重重!如果还不赶快表明自己的立场,他们会比汝阳王李越死的更加难看,而献‘投命状”就是表明自己立场的最佳方法。
在杀叛党时,杀的越是心狠手辣,便越能表明自己愿意追随恒少爷的赤胆忠心。
至于那些叛党究竟是不是叛党,就不关他们的事了,恒少爷说他们是,他们就是!不是也是!
更何况,恒少爷还答应了,在剿灭叛党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财物,都将按照陆氏战利品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叛党的妻妾子女,也属于战利品的一部分。
我、我、、、、、、、我######,#########,也许今朝、、、、、、
***************************
“张大人,你认为我做的是对?还是错?”
此刻,在高大的城墙上。唯有陆恒和张崎还昂然站立。
凄厉地北风,把城墙上的火把吹地明灭不定。发出‘噼啪’炸响,火星升腾,两人脸上的表情在火光中,都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清晰的时候,各显锐利峥嵘,模糊的时候,又都深邃如井。
在城墙下面,那些刚才还围聚在一起地火把。正伴随着士卒们亢奋的喊杀声、马蹄的轰鸣声、金铁的交击声、并带着狞厉凶意,仿佛无数嗜血的野兽,快速的沿着街道。向四周扩散开去。
“杀光叛党!”
“杀光叛党余孽!”
这样地喊叫声直冲霄汉。
完全可以预知,今夜的京都,将被鲜血染红。
张崎看了看陆恒,脸上露出习惯性的微笑,小心翼翼地说道:“恒少爷,在这个世上。那里又有绝对的对?和错呢?有的事情,在今天看,可能是错的,而到了明天,便有可能变成神来妙笔。”
“恒少爷,你放任士卒,清剿叛党,将在京都造成难以想象的大屠杀。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在今天看,可能有些太过残忍血腥,急功近利了,但如果从长远考虑,却也不失为当机立断、刚毅果决之举,这其中地对错,却也不是老夫所能评定的。”
从职位上讲,张崎身为太尉,并身领抚南大帅的实权军职,是陆恒的上官,在对陆恒的态度上,并不需要如此降低身份,近乎阿谀,可实际上,陆恒领有圣旨,特别是圣旨上那一句一一临机决断之权一一最是关键,汝阳王李越怎样?身为王爷,还不是说杀就给杀了,再说了,在陆恒的背后,有着的可是相国陆平那无所不在、高大巍然的身影啊。
正因为如此,所以张崎在应答时分外小心,到显得陆恒是上官,而他是下属了。
张崎眨着眼睛,用探寻的语气问道:“不知相国大人,对于以后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安排?”
此刻的张崎,神态之间,跟老狐狸方仲行到很是相似了。
陆恒忍不住笑了起来:“张大人,有人说你的外号叫‘玻璃蛋’,可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四处逢源,我一直不信,今天到是见识了,你的这一番话,说的我心中好生舒服,既然如此,那么,我便告诉你一个秘密。”
“秘密?”
张崎一头雾水,却听陆恒故作神密的低声说道:“杀汝阳王李越立威,这,我家老爷子到是知道和同意的,至于随后展开的清剿叛党的举动,却是我的自作主张,我家老爷子并不知晓,我估算着,老爷子的胡子,现在怕都要气歪了。”
“什么?”张崎忍不住惊呼一声,他下意识地说道:“难怪呢、、、、、、”
刚才的诸多迷惑之处,此刻到是雾散云消。
陆恒杀汝阳王李越立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虽然整个布局,和完成杀戮的过程,都达到了堪称经典的完美程度,但仍然属于意料之中,而随后采取的所谓‘清剿余党’的大屠杀,在张崎看来,就失之稳重,而有些过份了。
治国,从大的方面来说,讲究“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从小的方面来说,要有‘如烹小鲜’般的从容,今日的大屠杀,无论从那一方面而论,都有些太过急燥,决非老成谋国之举。
急功近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也会留下极大的隐患,甚至在将来的某一天,需要付出的代价甚至会大过今日的收获。
但现在,这些都来不及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