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页)
虽然现在的各州郡是穷一些,但也没有到达如此不堪的程度啊,再说了,有的州郡因为在暗中割据,和当地的门阀豪族联合在一起,在施行“勤王谕,招集令”的过程中。很是发了一笔小财呢,现在来哭穷,一是不想掏钱,二是觉得,京都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想再看看风向,这第三么,就是来到京都,便要接受朝庭地评议,接受升迁、贬职、调遣等重重安排,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拖着不来,等形势更加澄明以后再说。
关于岁赋增加一事,其时各个地方的州郡,早就在没有通报朝庭的情况下,便悄悄的增加了,此时,拿这个当借口来说,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如果自己不同意,他们就更有理由哭穷了,如果自己同意,他们便又会拿出太祖遗训这类话,来跟自己辩论。
当即,相国陆平在朝堂之上,做出了颇为强硬地回应。
应该上缴给朝庭的岁赋,那就要老老实实的上缴上来,一个大子都不能少,都别给老夫哭穷,老夫现在手握十万雄兵,那都是要吃肉的,如果上缴上来的钱粮,不能喂饱老夫手下的兵卒,老夫就要让你们知道,钢刀是锋利的,脖子是软弱地,老夫是弑人不眨眼的。
没有钱?没有钱就去向当地地门阀豪族们借,明年再归还,老夫虽然身为当朝相国,但也是门阀豪族中的一份子,如果当地的门阀豪族在这个时候都不肯帮衬,那老夫索性也撕破脸,不给钱者,抄家灭族!
在给一巴掌的同时,也给了一颗甜枣。
至于上京朝贺一事,老夫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既然大家都不愿意来,那就不用来好了~~这句话,等于是给了那些大臣们观望的时间,甚至还可以理解为,只要你们肯尊奉朝庭,按时交纳岁赋,愿意割据就割据去吧~~地许诺。
于是,各种困难、哭穷之声,一下子偃旗息鼓了,随之而来的,是众口一词称赞朝庭圣明的颂扬,各位州牧郡守纷纷表示,岁赋一定会上缴的,臣就是用草绳,把腰勒得比牙签还要细,臣也会把岁赋交上的,臣将派门客子侄,代替臣入京,参加除夕大典,以贺新皇。
让门客子侄入京,其实是为了观望风色。
正所谓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在京都的大街小巷之中,忽然又冒出了种种流言蜚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说景宗皇帝之死,其实是大有古怪,在景宗皇帝死,后,王美人为什么会被关押到冷宫之中,不但是因为王美人是洛王的生身母亲,更因为王美人知道,景宗皇帝之死的真相啊。
“那为什么不弑了王美人,这样,不更能绝了后患么?”
“弑?为什么要弑!害死景宗皇帝的人,自然是想弑死王美人了,但别人呢、、、、、、、#####,######,###,###王美人,其实已不重要了,我听说,王美人疯了。”
“什么?疯了?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狐媚祸国、、、、、、的王美人竟然疯了,兄弟,你不会在是胡说八道吧?!”
第二个谣言,却是关于抚南大帅张崎的,说张崎虽然接受了太尉地官职。可是在心中不服气着呢,一门心思都在琢磨着,如何能从京都逃离出去,回到驻扎在京都八关的南军大帐中,只要张崎能回到南军大帐,他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扯义旗,发檄文,讨伐陆平,还大齐帝国一个朗朗青天。
现在的京都四门。仍然保持着戒严的态势,任何出入京都的人,不但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更要有多户做保,在这种情况下,张崎要想不被人发觉的离开京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但谣言却是有鼻子有眼,说张崎是什么人?是老奸滑啊,你别看他现在摆出一幅恭敬顺从,全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心中恨着呢,在他的家里面。有一条和城外相通地地道,这条地道在十多年前的那场地震中给震塌了。张崎现在,每天下朝回来,就躲在家里面疏通地道,谁要是不信,可以看张崎的眼睛,那是红红的啊。就是彻夜无眠挖地道挖的、、、、、、
“挖地道?不会是因为骑在他老婆的身上,挖下水道吧?!”
******************************
在汝阳王府中,一个阴冷的声音,正在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王爷,属下以为,陆平对付咱们王府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除夕大典之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个声音自问自答道:“现在离除夕大典还有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正好够陆平整合各方势力。从而把军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