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也写得很是奔放,颇有狂草的意境。
“冥为幽远,幽寓为阴,冥阴冥阴,即为极阴……阴欲侵,侵欲伤,伤欲灭……”
第一页是一段绕口的口诀,一共有三十六句,加起来也就百十个字,读完之后,卓溪只觉得一片迷茫,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冥阴就是深藏在地心深处的极寒阴气,蕴含死亡气息,极寒阴气拥有极强的侵蚀性和毁灭性,翻过去,背面是一幅画,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团黑气爆发时的情景。
“这幅画,应该是跟前面的口诀相互印证,意思大概就是一团极阴气息突然爆发,吞噬毁灭一切,看到这幅画,映照前文,仿佛能够感觉到,这股阴气其中蕴藏的邪恶!”
卓溪自言自语的嘀咕着,猛的,停了,回头仔细思考刚才的话,刚才的一番话,他完全没有经过思考,直接就说出来了。
“奇怪,为何我只看了一遍,就突然多了这么多的想法!”
想不明白,卓溪翻过小册子,第三页上介绍了一个法术,冥阴碎神爪,同样是一幅画,还配有一段口诀,卓溪仔细看过,想起来了,下午,自己迷迷糊糊,恍然间就感觉,自己的魂魄被一只邪恶的手掌给捏住了,而且,那只手掌仿佛在撕裂摧毁自己的魂魄。
“这么说,那人就是用这个法术伤了我,却没有想到,被大佛舍利宝塔给反噬了,结果,反倒害了自己的性命!也亏得他用的是法术,若是动武的话,死的十有**是我!”
第四页和第五页又记载了一个法术,名叫冥阴锁,冥阴锁的画面是由无数黑色的锁链组成,这个法术施展出来,用以困敌,缓缓的侵蚀对方元神。
第六页,就变了,开始介绍冥阴教的历史,以及修神之道的一些基础知识。
开篇便是,修神之道,本为长生……
修神,源于观想,天地万物,皆各有意境,感悟其中意境,意与神合,是为修神之始……
整篇皆是以晦涩艰深的文字写成,卓溪读了一遍,映照炫孽所言,多了许多体悟。
“元神,元神在道家的理解,应该魂魄与神念的结合体,有元神御剑,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的传说,还有元神出窍等等一些传说,这其中,道理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老和尚告诉我禅定之后,感觉到的那个虚无缥缈的存在,是舍利子,可是,按照大部分佛门对舍利子的解释,舍利子应该是一个实体的存在,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老和尚所说的舍利子,倒是跟道家的元神意思差不多,元神本是虚无,然而,却能御使实体的飞剑伤人,显然,随着修炼元神,修为境界提升,虚无缥缈的元神,会逐渐的变成实体!”
“这么一解释,倒也能通达了,也是,人体就这么点东西,各有各的名词,其实,根本上,还是那些东西,只是换了个名词罢了,显示自家独门的特色!”
“如果真的如我所猜测的这般,空灵可以算是一个意境,元神就是舍利子,就是那个虚无缥缈的空间,再联系到冥阴谱和炫孽对于修神之道的解释,意与神合,看字面意思,就是将观想的意境与元神融合,这应该怎么融合,意境本身不就是依附在元神上嘛,这有什么好融合的。这修神之道果然复杂,难怪周天修神者如此稀罕,但是这第一步,入门之道,就足以把无数人拦在门外,找不到门!”
这么玄奥的文章,换成常人来看,如果没有师长指引,绝对是一头雾水,然而,卓溪则不同,道家典籍,佛门秘藏,他都看过许多,身在佛门,却看道家典籍,这是卓溪故意跟老和尚做对,而老和尚却丝毫不以为意,还帮卓溪收集道家典籍,甚至,还给卓溪讲解道家典籍跟佛门秘藏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所以,对于这些玄奥的词汇,卓溪也不是完全不通其意。
然而,大致明白只是大致明白,往深处探寻,卓溪就力有未逮了。
“元神,本就是一个虚无的存在,空灵的意境,是不思,不想,不念,亦是存在于虚无缥缈间,两个虚无的存在凑在一起,又该如何融合?”
“玄之又玄,玄之又玄啊,道经真是博大精深!”卓溪此时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修神之道,本就是玄之又玄,于是,卓溪再次进入禅定,或者说,道家的观想。
“空灵就空灵好了,莫名其妙……”卓溪盘膝坐在地上,进入禅定中,万念不思,无想无识。
刚入观想,卓溪还能“看到”大佛舍利宝塔的,渐渐的,渐渐的,大佛舍利宝塔好像消失了,那恍似飘渺的云雾,也消失了,连带卓溪的神念,思想,都消失了,就像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